宫颈癌可以预防吗?
2009-12-24 17:14
随着李媛媛、梅艳芳的英年早逝,“子宫颈癌”开始让不少女性感到惶恐,我们妇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我有宫颈糜烂吗?”“宫颈糜烂要紧吗?”“我的宫颈涂片报告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多久做一次检查”等等。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排在乳腺癌之后,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约50万新发病例,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每年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全世界新发宫颈癌病例总数的28.8%,且发病存在逐步年轻化的趋势,然而,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
要预防宫颈癌,首先要明白宫颈癌的发生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基本遵循着由普通宫颈炎症发展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癌→浸润癌的规律,因此女性朋友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那么哪些因素会促使发生宫颈病变呢?研究认为:
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其中HPV16、18型是高危型,其次是HPV52、58型。
2. HPV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因此与性相关的因素也可能促发宫颈癌,如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早生育、多产、多次流产或性伴侣中有高危者,性伴侣中有高危者主要是指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阴茎癌、包皮过长、性病史者。
3. 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吸毒、长期精神紧张、患有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爱滋病等使HPV病毒易感且清除困难,从而发生宫颈病变,最后导致宫颈癌。
宫颈癌好发的部位在宫颈的移行带,也就是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的位置,一般而言,青春期、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的影响宫颈的移行带偏靠外,妇科检查可见到类似宫颈糜烂的区域,而老年女性宫颈的移行带则深入宫颈管内,移行带在形成过程中,宫颈上皮化生活跃,此时受到外来物质如HPV病毒的刺激,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可出现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有丝分裂相增加,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随着CIN的持续发展,则形成宫颈浸润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5年,最短约5年。因此,在早期发现CIN、早治疗是完全可能防止发生宫颈癌的。
那么怎样做到早期发现CIN、早治疗呢?最重要的就是定期对女性朋友进行常规筛查,筛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最好采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即TCT)、高危型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或颈管诊刮、宫颈锥切、LEEP手术取材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 通常年龄18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抹片检查,如果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均为正常,可由医生决定对低危人群减少检查次数。
2. 如果宫颈细胞学抹片提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ASC—H),则需要在此诊断后两年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复查,如发现异常则应做阴道镜活检。如为非典型腺细胞(AGC)则应行分段诊刮以排除子宫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
3. 如果宫颈细胞学抹片提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应当行阴道镜检查或镜下活检,确诊为CIN1,可以选择临床随访或治疗。有研究表明,CIN1有57%可以自然消退,11%可能进展为CIN2或3,仅0.3%发展为浸润癌。临床随访建议第6和12个月时重复TCT检查或高危型HPV检测,如果重复TCT检查结果为ASCUS或更严重的病变,应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如果两次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转为每年筛查。治疗的方法包括宫颈病变的表面破坏或切除。宫颈病变的表面破坏方法主要有冷冻、电凝和激光技术。切除的方法有冷刀、激光或电切(LEEP)。但对于采用表面破坏的方法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则最好选择宫颈病变切除。治疗后复发或持续存在的CIN1,病变多位于宫颈管,应常规行颈管诊刮。
4. 如果宫颈细胞学抹片提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应当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检,确诊为CIN2或3,除外浸润癌,治疗最好行宫颈病变切除。因为根据临床研究统计结果,未经治疗的CIN2,有43%可能自然消退,35%会持续存在,22%进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CIN3本身包括原位癌,有45%可发展为浸润癌,年轻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建议行宫颈病变切除,但一定要排除切缘之外仍有病灶存在。术后坚持随访,缺乏随访条件或年龄较大,可行全子宫切除。
可见宫颈病变不可掉以轻心,即使毫无症状,也要坚持定期检查,要相信,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宫颈病变,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
(妇产科 刘文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