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色彩与心理健康

2008-09-28 11:21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色彩在装饰设计元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室内空间感、舒适感、环境气氛、人的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红色代表热烈,白色代表纯洁,绿色代表生命。所以,色彩是无声的语言,它富有不同的内涵及特质风格,或简洁明快,或华丽繁复,让我们产生心理共鸣。运用协调、明快的色彩布置房间,给居住者创造舒适、亲切和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还可消除疲劳与紧张感,增强人们的生活乐趣和提高工作效率。

蓝色或绿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烦躁不安时,到公园或海边看看,心情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是绿色或蓝色对心理调节的结果。这些色调还可降低皮肤温度12摄氏度,减少脉搏次数48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感,但长期生活在红色境里会导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脉搏加快。粉红色波长与紫外线波长十分接近,长期穿著粉红色衣会削弱人的体质。

一般说浅蓝色、浅黄、橙色宜于保持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而白色、黑色、棕色对提高学习不利。色彩的处理与搭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和谐。在家装色彩的选择上,应首先根据空间大小、空间的使用功能、光线等方面去考虑。在住宅的色彩配置上应注意:家庭人口多而喧闹的,适宜采用冷色调;反之,则可多采用暖色调。

医学家发现,病人房间的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静,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病人升高血压。终日与黑色煤炭相伴的工人,最易导致视线模糊而产生朦胧心理,若房间里涂上明亮的色彩,心理状态可获改善。此外,司机、炼钢工人等由于白天工作常接触纷杂多变的色彩,回到家中要让眼睛得到休息,房间内要增加些冷色调;而医务人员、理发员等,平时较多接触单一的色彩,因此房内应多增加些暖色调;家中有体弱老人,住宅也宜多用些暖色调,以使他们心情愉悦,促进新陈代谢。

值得一提的是,七色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是绿色。它是草木的生命色,能使人产生凉爽、清新之意,给人以生命的活力,有振奋人心的奇功异效。它对人体神经系统、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能使人消除疲劳,改善肌体机能,减慢血流,松弛神经,在居室内应多采用,是视觉调节和休息最为理想的颜色。

 

儿童卧室颜色有讲究

  俄国著名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和激发。儿童居室的色彩运用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10岁到3岁的儿童,用强烈的纯色,有利于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23岁之后按性别对居室颜色加以区分,男孩可以使用较为硬朗的红色、蓝色;女孩可以使用柔和的纯色,如粉红、湖蓝或苹果绿。

  3、橙色及黄色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与和谐。儿童喜爱的颜色是单纯而鲜明的,这些颜色成年人可能会觉得太鲜艳,但对天真的儿童培养乐观进取、奋发的心理素质,培养坦诚纯洁、活泼的性格都是有益的。

  4、多种鲜艳颜色的组合还往往具有令儿童安静下来及表现得较乖的奇特效能。

5、不要将儿童居室的墙壁刷上白色,因为这种颜色反而会使他们过分好动,忍不住在墙上乱涂乱画。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