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2年“西学中”人才培训班招生简章

2022-03-24 11:58 作者: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完善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的教育制度,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根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组织实施全省“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训项目的通知》(湘中医药函〔2021〕118号)文件精神,“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对象结业考核合格者,可认定为中医药人员,所在执业机构可允许其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指定为“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为全力做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进湖南省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现向全省招录“西学中”人才培训班学员。

第一部分  医院基本情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七五”期间全国七所重点项目建设的中医院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2017年入选“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20年、2021年相继被评为中医专业、中医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经过历代中医附一人的不懈努力,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功能完善、名老中医荟萃,重点专科云集、研究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和龙头,医院的中医特色和综合能力建设已跻身全国中医医院先进水平。医院占地面积110亩,现有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800张,年门诊人次16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次近7万。



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为肝病。医院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眼科、妇科、针灸科是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小儿脑瘫”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个国家卫生部中西医结合妇科腔镜培训基地; 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医院还是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中药)培训基地、国家中药炮制特色技术传承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中药制剂中心可生产20余种剂型的院内中药制剂。医院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放心中药”工程,在湖南省率先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单剂量分装精优中药饮片供应,较好地保障了中药材质量。

医院现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24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名,湖南省名中医40名,全国各类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71名。博士生导师37名,硕士生导师126名,国家和省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委70人,高级职称382人。

第二部分  招录通知

一、招收名额

此次“西学中”培训招收学员100名左右。

二、招录对象与条件

(一)招录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具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且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西学中”培训人员。

(二)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同志;
3、身心健康,能完成“西学中”培训学习和临床工作。

三、培训时间、地点及方式

培训时间:2年(2022年4月-2024年3月),具体培训时间,根据疫情情况另行通知。

培训地点:面授辅导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远程教学 远程教学平台

临床实践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授辅导、远程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分为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两个阶段。理论培训时间一年半,采取分段式面授辅导、远程教学和自学相结合方式进行(具体课程设置要求见附件1)。临床实践时间半年。

四、收费标准

参照同类培训班收费情况制定,开具正规票据由委培单位报销或个人支付,培训期间食宿自理。

五、考核及发证  

(一)考核形式    

1、考核由平时考核、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核相结合。

2、结业考核: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每年1-2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且理论考试与临床实践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结业考核。结业考核分为理论考试与临床实践考核,两项均合格为结业考核合格。

(二)证书颁发

1、培训对象按照要求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经考试考核合格,由省中医药局颁发统一印制的《湖南省“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训结业证书》。

2、培训对象结业考核合格者,可认定为中医药人员,所在执业机构可允许其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医药服务。

3、培训对象结业考核合格者,可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详见国卫医发〔2014〕11号文件)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西医结合类别的医师资格、具有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可申请评聘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培训对象参加理论课程学习,每通过1门课程考试,可授予当年省级I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2分,每年最高不超过6分。

六、报名及录取

(一)现场报名

1、材料要求:需要提供《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申请审批表》(附件2)、《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汇总表》(附件3)、身份证、最高学历毕业证、最高学位证、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各1份。所有资料均需各单位、市州卫健委或各部、省直医疗机构加盖公章,复印件须审核签名。附件2、附件3电子以“姓名+单位”命名发邮箱zyfyzpb[at]163[dot]com。

2、截止时间:4月15日17:00。

3、报名地点:杏源酒店915办公室,地址:湖南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87号

(二)学员录取

按要求资格审查合格并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后,在“湖南中医附一毕业后医学教育”公众号公布名单。以单位统一报名人员优先录取。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陈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731-85600682

邮    箱:zyfyzpb[at]163[dot]com

附件1:2022年“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

附件2: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申请审批表

附件3: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汇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3月23日

附件1

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西学中”

人才培训项目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

类别

总学

时数

面授

辅导

远程

教学

自学

实践学时

1

中医基础理论

必修

100

32

35

33

2

中医诊断学


100

30

40

30

3

中药学


100

32

35

33

(含实践6学时)

4

方剂学


100

30

35

35

5

中医经典选读


100

36

40

24

6

中医内科学


100

30

35

35

7

中成药学


40

10

20

10

(含实践4学时)

8

针灸学


60

20

20

20

(含实践4学时)

9

推拿学


60

20

20

20

(含实践4学时)

10

医古文


50

10

20

20

合计1



810

250

300

260

11

科研思路与方法

选修

50

20

20

10

选修课程11-17,培训对象根据从事专业选修1门,其中面授辅导20学时,远程教学20学时。

12

中医外科学


70

20

20

30


13

中医妇科学


60

20

20

20


14

中医儿科学


60

20

20

20


15

中医骨伤科学


60

20

20

20


16

中医眼科学


60

20

20

20


17

中医耳鼻喉科学


60

20

20

20


合计2



420

140

140

140

说明:1、课程1-10为必修课程。面授辅导采取分段式集中授课,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每半天按4课时计算,具体上课时间另行安排;远程教学由培训对象登录平台进行学习。

     2、课程11-17为选修课程。由培训对象根据从事专业选修1门,在临床实践科室参加科室每月业务学习2次、小讲课2次。








附件2

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

申请审批表

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民族


职称



联系方式


毕业院校


学历学位



执业类别


工作单位



所在科室





现从事专

业及方向






从事临床

工作时间


学习

经历

起止年月

学校



专业



学历及学位








工作

简历

起止年月

单位



从事何种工作



职务及职称








申请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卫生健康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州卫生健康委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3

湖南省“西学中”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汇总表

填报单位(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

学历

职称

现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