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小哥确诊“绿色癌症”,尚无根治办法!医生提醒……

2025-04-09 11:11 来源部门: 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 作者: 夏冰心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副主任  刘欢


28岁的林先生在2个月前下腹部突然出现一个迅速增大的肿块,伴随腹痛、呕吐,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日,他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图片 25

(患者CT检查结果)

检查显示,林先生腹部包块大小约10×8厘米,腹腔内出现大范围脓肿,累及范围广、深度深,肠管随时面临坏死的风险。初步考虑为克罗恩病引发肠外瘘并发腹壁脓肿。

治疗方案

我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刘欢带领的医疗团队,迅速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

完善术前准备后,医疗团队小心分离因脓肿而变得脆弱粘连的腹腔组织,并精准切除约20公分的病变肠管。

切除病灶后,对患者腹壁冲洗引流,保持腹腔清洁,防止炎症扩散,手术顺利完成。

图片 5

术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胃肠状况改善,胃肠功能恢复,腹痛、腹胀消失,逐渐康复。

什么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慢性炎症,属于发病隐匿的慢性自身免疫相关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因其病程反复,又被称作“绿色癌症”。

易患部位

从口腔到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能受到疾病侵害,其中小肠发病率最高,尤其好发于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

易患群体

偏爱青壮年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在18-35岁。

并发症

克罗恩病本质上属于内科疾病,但因克罗恩病引发诸如肠瘘、腹腔脓肿、肠狭窄或梗阻等并发症时,需外科手段介入处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克罗恩病的病因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一方面,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另一方面,若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地区,或存在不良饮食习惯,致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也可能诱发该疾病。

出现以下常见临床症状时,需警惕克罗恩病:

常见临床症状

腹痛

最为常见,疼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肚脐周围,呈间歇性发作,通常在进食后加重,排气或排便后缓解。

腹泻

常见症状,初期间歇性发作,后期可能转为持续性,多为糊状便,有时带有脓血或黏液。

腹部包块

多在右下腹和脐周可触及。

瘘管形成

特征性临床表现,分为内瘘和外瘘。

肛周病变

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包括肛裂、肛周脓肿等。

全身症状

最常见为发热,与反复继发感染有关。此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症状。

如何诊断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实验室检测

如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粪便检查,用于排查感染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胃肠钡餐造影、CT肠道成像、磁共振肠道成像等,可观察肠道病变形态。

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确定是否存在特征性的非干酪样肉芽肿等病理改变。

如何治疗克罗恩病

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内瘘:肠道间形成的内瘘若无任何症状,一般无需处理;若出现明显症状,则需手术。

▲外瘘:可先引流控制感染,若能自行愈合,无需手术;若无法自行愈合,则需手术。

日常生活

特定饮食

选择高营养、低渣、易消化食物,控制症状、减轻肠道负担、促进愈合并满足营养需求。

咨询专业人士

制定饮食计划时向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咨询,确保合理安全。

食物选择与规避

选细腻柔软易消化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鱼肉、鸡蛋、豆腐等;避免粗糙多纤维,增加肠道负担,刺激肠道或加重炎症的食物。

医生提醒,如患克罗恩病请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减少疾病复发,争取早日得到有效控制。


刘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室副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会委员、湖南中医及内镜中医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甲状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治,现已熟练掌握各类胃肠肿瘤诊断、手术技术。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主持参加科研课题4次,针对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漏风险,发明国家专利一项,显著降低二次手术几率及永久造口率。发扬中医特色,善于以中医中药融入快速康复理念促进术后病人恢复,参与研制出舒胆浓缩液、合中消胀合剂等中药制剂,解决术后常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