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高龄孕妇,宫内7cm巨大血肿!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化险为夷,托起希望

2025-09-22 18:20 来源部门: 作者:

从直径约7cm的大血肿、甚至被建议终止妊娠,到血肿完全吸收、腹痛消失,37岁的郝女士(化名)在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终身教授尤昭玲的帮助下,通过中医药治疗,收获幸“孕”。

郝女士在求子路上历经坎坷。因年龄因素,她选择接受试管婴儿治疗。胚胎移植虽成功,但孕6周起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与腹痛,保胎至16周症状仍未缓解。2025年6月19日,B超显示胎膜下存在巨大血肿,尺寸约96mm×50mm×52mm。

在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甚至被建议终止妊娠的艰难时刻,她在广东省中医院“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求助中医药治疗。

转机出现在6月21日——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教授名医面对面会诊现场。

尤教授细致辨证,为患者量身定制安胎方案。面对抗凝药引起的出血、皮疹等并发症及巨大绒毛下血肿,尤教授以《医学衷中参西录》名方“寿胎丸”为基础固肾安胎(桑寄生、菟丝子、续断),加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补气摄血;因患者舌尖偏红,辅以黄芩、旱莲草、胎菊清热止血,乌梅炭增强收敛止血,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叶、桑叶解表消疹。

全方共奏健脾固肾、止血安胎之效,并配合情绪疏导,缓解患者焦虑。

服药七日后,患者出血逐渐减少,皮疹消退。广东省中医院“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生殖医学科主任陆杉按照尤教授思路,根据复诊情况灵活调方,加入百合、白芍宁神养阴。

再服七剂后复查,血肿显著缩小至84mm×51mm×50mm,腹痛消失!

此后每周复诊,中药随证加减调理一月余,至8月20日,B超显示血肿完全吸收,胎儿发育正常(22周+6天),各项指标良好。

9月13日,郝女士和丈夫特意送来锦旗和手写的感谢信。信中,郝女士深情写道:“您是托起这份希望的人!”

这场一度陷入困境的孕育历程,在中医药智慧的守护下焕发新生。致敬生命韧性与中医药智慧的动人交响!

科普时刻

绒毛膜下血肿是指在绒毛膜与底蜕膜之间出血积聚从而形成的血性包块。绒毛膜下血肿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发生率因研究纳入标准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差异较大,文献报道在1.87%~46.6%。常与自身免疫因素、细胞免疫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因素、辅助生殖技术等有关。

最新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证明,伴有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并且与早产、胎膜早破和胎儿生长受限存在独立关联,妊娠12~20周发现的绒毛膜下血肿较妊娠12周前更容易导致流产、早产。

尤昭玲教授注重学术传承和发展,2022年,我院建立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中医院以及湖南省内株洲市中医医院、湘潭市中医医院、浏阳市中医医院等地建立9个名医工作室,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华南地区等多个区域,形成全国网络覆盖的中医妇科传承型人才流动站,通过学历教育、师承带徒、项目培育、继教培训、巡讲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术经验传承和人才培养。


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妇科名医(第二届)、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幼健康分会名会长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9项,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1部。建立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形成培养国家中医妇科传承型人才的流动站。培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名;境内外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近200人;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27人;省级名中医继承学徒38人。

对不孕不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医调治、卵巢早衰、宫腔粘连、多囊卵巢综合征、假腔、月经失调等妇产科疑难病证的诊治,有独特的临床认知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是我国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术领域著名专家。她率先提出维系女性生殖健康与安全的“生殖链-终端效应”临证假说,所创"中医生殖五论”之冰山论、时空论、巢宫论、卵膜论、纳胎论中医生殖理论,及“调膜十法”、“调泡八法”等中医治法为女性生殖病证临证诊疗构建新的思路;立足临床,融炼女性“六诊法”——望眼识巢、人中辨宫、望唇辨膜、鱼际观膜、望舌识瘤、双手女人脉诊;“试管中医调治三期三法” 注重“巢-泡-膜”三位一体,实现中医精准诊疗女性生殖痼疾。在中医妇科学术传承及理论创新上成效显著。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生殖中心、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