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眨眼、吸鼻子、出怪声......孩子可能是生病了

2025-06-25 09:26 来源部门: 针灸推拿康复中心 作者: 汤伟、曹徵良、廖雨虹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 汤伟


10岁的小轩是个活泼的男孩,近几个月突然开始频繁不受控制的眨眼、耸肩,还不时发出“吭吭”声。于是,父母带他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小轩被确诊为小儿抽动症。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汤伟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相关。

中医认为,该病属“慢惊风”“抽搐”范畴,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肝风内动而发病。

典型症状表现

运动性抽动

▲简单抽动:眨眼、挑眉、皱鼻、耸肩等快速短暂动作,这些动作快速而短暂,容易被忽视。

▲复杂抽动:蹦跳、旋转、模仿动作等相对缓慢、完整且有目的性的动作。

发声性抽动

▲简单发声:清嗓、咳嗽、哼声等。

▲复杂发声: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甚至秽语。

伴随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案

医生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对于轻症患者

主要采取心理教育措施,无需药物干预。

对于中重症患者

需结合中医治疗、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案。

中医外治

针灸疗法

采用宁心益脑针法,选取百会、神庭、风池、内关等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宁心安神、止搐。急性期手法宜轻,避免过度刺激。

推拿疗法

湖湘刘氏小儿推拿作用于患儿头面部、颈部及肢体经络穴位。通过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等手法疏风解表;清肝经、捣小天心等调理肝脾;按揉肝俞、心俞等穴位调节气血,缓解肌肉紧张。

艾灸疗法

采用脐灸或悬空灸,针对虚寒体质或久病患儿,选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施灸,温通经络、扶正培元。

耳穴疗法

采用耳穴压豆或耳针,皮质下、神门、心、肝等耳穴,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抽动。

康复训练

一对一训练

由专业康复师针对患儿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认知训练(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心理行为干预(建立控抽行为模式)等。

小组活动

组织患儿参与小组活动,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艺术治疗、运动游戏等,帮助患儿学习合作,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现代康复理疗

还可进行现代康复理疗——经颅磁刺激,运用经颅磁刺激技术,低频磁场刺激大脑辅助运动区(SMA),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改善抽动及注意力问题。

药物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如肝亢风动型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痰火扰心型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脾虚肝旺型用参苓白术散合天麻钩藤饮,健脾平肝。

中成药

常用菖麻熄风片、九味熄风颗粒、芍麻止痉颗粒等。

西药

重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这些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抽动症状,但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需密切关注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日常调理

心理关怀

家长和老师需理解患儿,避免指责抽动症状,营造宽松环境,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宜忌

清淡饮食,多吃蔬果、鱼类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含咖啡因及添加剂的食品,防止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生活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等,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对患儿神经系统的影响。

运动锻炼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对改善病情有积极作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专科在小儿抽动症的治疗中,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 “中医整体调理+现代康复技术”,从脏腑功能和神经调控双重层面改善病情。通过综合治疗和精心调护,相信众多受小儿抽动症困扰的孩子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快乐的童年!


汤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推拿科)负责人之一。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第一批中医药“青年神农学者”培养对象、湖南省卫生高层次人次225工程骨干人才、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湖南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第六代主要传承人,湖南省首届“最美医师”、湖南省第18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从事针灸推拿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6年,临床擅长运用推拿、针刺治疗小儿疾病。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 3篇,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17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3项,湖南省针灸学会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曹徵良:主治医师,刘氏小儿推拿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头针专委会委员。熟练掌握多项针灸推拿技术,系统学习“张力平衡针法”“靳三针”“超微针刀”等技术,擅于运用“湖湘伍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思想结合张力平衡针法及聪脑通络针法等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疾病(脑瘫、孤独症、截瘫、发育迟缓、抽动症、多动症等)。临床擅长运用刘氏小儿推拿手法结合张力平衡针法、敷贴等治疗小儿脾胃系(腹痛、腹污、便秘、呕吐、厌食等)、肺系(咳嗷、鼻炎、腺样体肥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近视、弱视、斜视等眼科疾患及小儿推拿体质调理等。



廖雨虹:儿童康复治疗师,专注儿童言语语言及相关发育障碍领域的康复治疗,曾获“第二届(康龙威)”杯湖南省儿童康复技能比武大赛个人二等奖、《启明星工程公益ABA》 培训证书,参与湖南省残联课题1项,参与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课题1项。擅长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儿童吞咽摄食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的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