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都是吃出来的?中医专家建议,辨证施膳

2024-04-22 11:39 作者: 易滢丽 皮桂芳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  王莘智


2024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也是第8个“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防控、畅享生活”。选在这一天,是因其特殊的含义——“420”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


健康科普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规定,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据统计,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与个人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本文详细介绍了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的健康饮食原则。


这些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痛风:

爱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过高的嘌呤摄入会增加尿酸产生,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爱喝含糖饮料

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可诱发代谢异常,引起胰岛素抵抗,易诱发尿酸水平升高。

爱吃生冷食物

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

过度饮酒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促使尿酸生成增加,还可导致血清乳酸升高,减少尿酸排泄。


预防痛风的健康饮食习惯:

食物丰富多样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

可以适当多摄入膳食纤维,根据《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要求,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

蔬奶摄入充足

蔬菜、奶制品要充足摄入,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

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 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200~350克。

规律足量饮水

保持定时、规律性饮水,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毫升,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医生提醒,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少盐少油、少调味品的烹饪方式。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肉类水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不宜食用腊制、腌制或熏制的食品。


预防痛风的健康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可选择慢跑、走路、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

健康体重

应保持健康的体重,18~64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20.0~26.9。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规律作息

要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良好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中医辨证施膳

中医认为,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失养,损伤脾胃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是痛风反复不愈的症结所在。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可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

▲湿浊证:以痰湿体质多见,应严格控制肥甘厚味,低盐膳食,可食用薏苡仁、橘皮、茯苓代茶饮。

▲湿热证:以湿热体质多见,推荐食用山竹、西瓜、荸荠等,用赤小豆、木瓜、薏苡仁等煮汤饮用。

▲痰瘀证:多见血瘀和痰湿体质,应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和高盐膳食,多饮水,可食用木耳、山楂、桃仁等。

▲脾肾亏虚证:以阳气亏虚体质多见,宜食温热性食物,可食生姜、黄芪、茯苓、核桃、荔枝等。


王莘智:风湿病科主任,医院首届青年名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出生中医世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会继承人。

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及产后风湿。对疑难风湿类疾病、不明原因关节疼痛的诊断和中医辨证施治上有一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