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也能做康复!医生给出这5大处方……
2024-05-17 09:04 来源部门: 针灸推拿康复中心 作者: 石文英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 石文英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成为了当今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以及改善心血管事件后的心脏功能状态。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手段,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心脏康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脏康复的益处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和心肺功能,强化体能。
▲减少再住院率:减少因心脏疾病引起的住院次数,降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
▲控制危险因素:有效改善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的适宜人群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等患者。
▲各种心脏病术后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外科手术、冠脉支架介入术、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等术后患者。
▲心血管高危人群: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痛风、单纯性肥胖以及运动能力减低的患者。
▲需要改善心肺功能的亚健康人群。
心脏康复的内容
心脏康复主要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干预、戒烟处方等五大方面。
药物处方
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药物处方的规范化是减少疾病发生或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药物和剂量调整,并教育、监督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依从性。
运动处方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要素。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心肺功能状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体化特点,制定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形式、强度、频率和时间),如有氧运动处方、柔韧性训练处方、抗阻运动处方、平衡功能与协调性训练处方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此外,中医传统运动也在心脏康复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有锻炼心肺功能、调和脏腑、通达气血之功效。
营养处方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能有效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和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心理处方
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在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躯体化自评量表等筛查,识别、关注并干预病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处方。
戒烟处方
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长期获益不亚于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挽救生命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
科室介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设有专业的心脏康复治疗评定区。该区位于医院至和楼20楼北侧,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仪器精良,环境舒适,能对专科患者进行一体化的综合评定治疗和康复管理。
科室开设了心肺康复室、评定室,拥有深度呼吸训练器、运动心肺康复分析系统、心电图运动平板测试仪、动态心排、SVG肌力训练七件套、功率单车、体外膈肌起博治疗器、脉搏波血压计、多参数数字遥测收发器、24小时动态血压仪等诸多现代康复评定和治疗仪器,能充分满足中西医康复诊疗需求。
石文英: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学术流派(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传承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四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针灸推拿康复中心成人康复部门负责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义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及委员,湖南省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委会主委/针灸生殖健康专委会副主委,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秘书/康复评定专委会副主委,中国针灸学会慢病管理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妇科生殖专委会常委/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微创针刀专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灸分会常务理事/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等。
从事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0余年,临床上能熟练运用针灸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多种疾病,2017年获医院首届“十佳”优秀青年医师奖,2020年被评为优秀医师。长期担任《针灸治疗学》教学工作,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主持课题11项,参加课题20余项,获专利8项,参编著作11部,获科研奖励1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针灸学会优秀论文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