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越强,肝气越足!每天“握拳”,可以养肝
2024-02-07 11:12 来源部门: 肝病/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 张涛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张涛
传统医学理论中,肝被视为与生命力、精神状态紧密相关的重要器官,被赋予畅达全身气机和储藏血液等多重功能。握力作为人体的一种力量表现,与肝气的盛衰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意思是说,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的。而肝作为负责疏泄气机、贮藏调控血液的主要脏器,当其生理功能正常、肝气充足时,人体的气机得以流畅运行,血液得以正常循环,从而为身体各部位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这些能量和养分,正是握力得以发挥的基础。
中医理论同时认为,肝在体合筋,筋脉是连接肌肉、骨骼和内脏的重要组织。握力的强弱依赖于筋脉的强健,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直接影响筋脉的健康状态。血液是濡养筋脉的基本物质,握力的发挥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
当肝血充足时,筋脉得到充分濡养,握力更加强劲 。反之 ,如果肝气不足,气机疏泄不畅,血液运行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人体的能量供给和养分输送都会减少,导致握力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因为肝气衰弱而出现手抖、握力下降的原因。
如何锻炼才能让自己肝气足、握力强?
医生推荐中医“握固法”:
▲舌尖向上,抵在口腔上方软腭部位,双手大拇指同时放在手心无名指指根部位,四指攥紧,握固大拇指,呈握拳状。
▲盘坐,持握固双手置于膝上 ,微微提肛 ,养气3分钟。吸气,然后憋气,用意念将气从“会阴穴”上移至“神阙 ”(肚脐处),自觉神阙穴发热后 ,将气由鼻徐徐放出,反复做21次。
▲用握固的双手拳眼(虎口面)从上向下摩擦两侧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轻微发热为度。再收手握固,恢复自然状态。
医生提醒,握固时,要自然呼吸。握固法可以随时随地练习,但最好在早晨进行。
张 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高层次卫生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肝胆病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副组长等国家级、省级学会社会任职15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科普论文35篇,论著5本,专利2项,参与制订临床指南5项。
擅长: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重症肝病的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