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人突发心梗,大拇指旁穿刺重启“心”生
2024-12-18 09:51 来源部门: 心病科 作者: 石刚 杨成龙 周小琳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 石刚
近日,83岁的黄奶奶,因持续胸痛5小时,被紧急送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询问病史得知,黄奶奶近5年来,总是反复胸闷痛。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迅速为患者完善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医院心病科立即组织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团队研究决定从远端桡动脉进行穿刺,为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植入支架,疏通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前降支近段已完全闭塞,回旋支存在弥漫性病变,最狭窄处达到了80%,右冠状动脉有散在斑块分布。治疗团队立即在患者前降支近段精准植入一枚支架,恢复该区域血液供应,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术后,患者胸闷痛症状完全缓解,顺利恢复出院。
健康科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石刚介绍,以往的冠脉介入诊疗手术以股动脉穿刺入路为主,术后患者需平卧24小时,且穿刺部位易出现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近年来,远端桡动脉已成为冠脉介入诊疗手术穿刺入路的最佳补充。已开展多项研究,通过远端桡动脉途径可完成神经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以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远端桡动脉穿刺的优势
安全性高,远端桡动脉位于手腕内侧偏下方,接近拇指根部的鼻烟壶区域。该区域易于穿刺,安全性更高;疼痛感轻,远端桡动脉区域位置表浅,神经分布相对较少,穿刺时疼痛感轻、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恢复;并发症少,远端桡动脉区域底面平,易压迫,只需轻压即可。且因无腕部压迫,患者极少出现手掌青紫现象,并发症少。近两年来,我院心病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成功为100余例患者实施远端桡动脉穿刺术,以实际行动服务患者健康。
石刚:博士,主任医师,医院心病科副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心血管内科)、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特邀专家、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曾任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科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江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副主席,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血管病分会委员,江西省房颤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5项。主编专业著作1部,参编6部。发表相关医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2篇。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颈动脉硬化、支架内再狭窄、失眠、颈椎病、眩晕、汗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心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