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近百岁老人胃穿孔,急诊手术转危为安
2024-02-07 15:26 来源部门: 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 作者: 袁正泰 倪志强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倪志强
近日,97岁的黄奶奶突发剧烈腹痛,被送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来院时表情痛苦,双手捂着肚子,呼吸急促。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腹肌紧张,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脉搏达到130次/分钟,已是休克血压,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与胃溃疡穿孔。
考虑到黄奶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医院立即组织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开展多学科会诊,迅速制定治疗方案。
完善术前检查后,决定由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倪志强与主治医师袁正泰为黄奶奶行急诊手术,术中明确为胃窦部前壁溃疡穿孔,腹腔内见大量的食物残渣、消化液和脓液。手术团队用温生理盐水3000毫升彻底清洗腹腔至清亮,并取溃疡组织活检,进行穿孔部位间断缝合修补,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
术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黄奶奶顺利康复。黄奶奶家属为医院送来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
什么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情绪反应、应激反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不良作用等因素导致胃肠道黏膜抵抗力失衡,胃肠道黏膜、肌层溃烂的一种临床常见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孔、出血、幽门梗阻、胃癌等。胃十二指肠溃疡若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溃疡逐步加深,加之暴饮暴食、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胃十二指肠壁的穿孔。发生穿孔后,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如胃液、胆汁、胰液等和食物等,会通过胃肠道穿孔部位进入腹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饱胀感、嗳气、反酸、疼痛,也有约10%的溃疡病人无明显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发生的位置多在胃窦部或十二指肠后壁,病人会感到上中腹部刀割样或烧灼样持续性剧烈疼痛。由于穿孔后会有大量的消化液和食物残渣流入腹腔,引起急性化学性和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会出现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发热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有效血液循环血量降低、脉搏增快、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医生介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X片或者CT等明确诊断。
临床上有极少部分病人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很小的穿孔后,周围的网膜和其他组织与穿孔部位很快发生了粘连,粘连组织会堵塞穿孔部位,消化液漏到腹腔的量很少,导致患者无腹膜炎症表现状或表现很轻微。
如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一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症状体征较轻、情况良好、空腹穿孔、无腹膜炎发生、感染轻微的患者可优先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期间禁止饮食,利用鼻胃管抽吸胃里的内容物,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腔继发感染,进行输液补充电解质和水等。
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必要时需转为手术治疗。对于突发剧烈腹痛、起病急、在饱餐后发病、感染严重的穿孔患者,多伴有弥漫性腹膜炎,需要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可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本病与情志不遂、忧思郁怒、饮食失调、外邪侵扰、药物刺激等有关。病性多虚实夹杂,以气滞、郁热、瘀阻、胃气失和为标,以脾胃气阴亏虚、健运失司为本。治则主要为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益胃养阴、行气活血等。
医生介绍,中医辨证常见的证型有六类:
肝胃不和证
表现为上腹部胀闷,嗳气后缓解,大便不畅,遇情志不遂则加重,舌苔薄白,脉沉弦。治法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剂为柴胡疏肝散,主要方药为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等。
肝胃郁热证
表现为中上腹部烧灼痛,阵阵发作,反酸,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为清肝泻热,和胃止痛。代表方为化肝煎,主要方药为牡丹皮、栀子、青皮等。
脾胃虚寒证
表现为上腹部隐痛,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喜温,食欲差,吐清水,疲劳乏力,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法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主要中药为黄芪、甘草、桂枝、芍药等。
胃阴亏虚证
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者烧灼痛,口燥咽干,干呕呃逆,食欲下降,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为益胃养阴。代表方为一贯煎,主要方药为川楝子、北沙参、麦冬等。
瘀血停滞证
表现为上腹部针刺疼痛感,位置较固定,进食后加重,面色无华,可有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为丹参饮,主要方药为丹参,檀香等。
湿热壅阻证
表现为上腹部热痛,胀满感,口苦口粘,头痛身重,食欲不振,肛门灼热,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苔黄厚腻,脉濡数。治法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为连朴饮,主要方药为黄连、厚朴、石菖蒲、栀子半夏等。
医生介绍,治疗脾胃病,也可以选用穴位按揉、拔罐疗法、艾灸疗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生活护理
饮食清淡,补充营养
饮食应富含营养,最好以炖、烧、蒸、炒为主,多吃牛奶、稀饭、细面条等清淡易消化且含有足够热量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帮助促进溃疡愈合,修复受损组织。但是要注意牛奶并不适合泛酸多的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少吃不易消化、容易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影响到溃疡面愈合的食物,如油炸、油煎、烟熏食物以及各种粗粮、韭菜、鱼干、芹菜、腊肉等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少吃过咸、过酸、过甜、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浓缩果汁、浓茶、咖啡、酒、生蒜、生葱等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消化道炎症或腹泻。
规律进食,细嚼慢咽
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容易使体内胃酸的分泌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从而不断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因此除了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的患者需要在短期内少吃多餐,其他患者在术后,都应根据自身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
应保持规律进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每餐最好吃到七八分饱。
戒烟戒酒,避免劳累
吸烟容易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收缩胃部血管,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使体内分泌大量胃酸,还会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加重或诱发溃疡。喝酒也会容易引起胃肠黏膜血管痉挛缺血,不利于疾病恢复。
过度劳累以及胃部受凉后,容易加重胃壁血管痉挛,损伤胃部功能,诱发溃疡病穿孔,应避免受凉,注意休息。
合理用药,定期体检
激素药物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泼尼松片、消炎痛、阿司匹林等都会腐蚀和刺激胃肠,伤害到胃黏膜,溃疡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服用。如果必须服用时,应配合抑酸药物以及能够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一起使用。
医生建议,如果没有明显的腹部症状,如反酸、呕吐、腹痛、腹胀、烧心等,建议每4-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患者,应重视配合治疗,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定期复诊。
倪志强:中共党员,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湖南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委员,湖南省内镜与中医全程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学会胃肠道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评医院“首届优秀住培医师培训专干”、“大学生心中好老师”、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援疆干部”等荣誉称号。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症、慢性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治疗;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放化疗前后的中医药治疗;胃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腹症及腹部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
袁正泰:外科学硕士,主治医师,讲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硕士毕业,主要从事普外科胃肠道和甲状腺等疾病诊疗和微创治疗。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肿瘤专业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擅长: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