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也能治肿瘤?不同症状人群可以选择不同乐曲……

2023-06-12 08:36 来源部门: 肿瘤科 作者: 李杳瑶

音乐也能治肿瘤?不同症状人群可以选择不同乐曲……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  刘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院聘副主任医师  李杳瑶

肿瘤治疗的手段颇多,中医认为,音乐也能治疗肿瘤。肿瘤患者得病之初往往有恐惧、绝望、怀疑、郁郁寡欢、悲伤、焦躁等情绪,给患者带来严重身心困扰,这时可以选择进行音乐治疗。

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中国古籍《黄帝内经》就将音乐划分为五音,乃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人体五脏、五行、五志、五季等,基于“乐与人和、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通过音乐感染调理情绪,从而到达养身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什么是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集心理学、医学、音乐学为一体,让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辨证分析,选择合适的旋律、节奏、音量、频率等,达到消除身心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开展了中西医结合肿瘤舒缓疗护的相关项目,强调非药物治疗尤其是中医特色疗护手段贯穿于疾病始末,比如中药内服、外用,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艾灸,针灸等,其中五行音乐疗法就是关键一环。


如何进行音乐疗法

在音乐的选择上,应选择抒情、优美、和谐、让人身心放松、容易被接收的音乐,必要时可考虑运用激昂的音乐,最好选择低速或中速音乐。

每天听音乐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为宜,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音量注意也不要过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乐曲:

▲患者情绪波动,与肝相关,选择角音为主旋律的乐曲,如《广陵散》、《江南丝竹乐》、《鹧鸪飞》、《春风得意》,能舒肝理气、缓解焦躁情绪。

▲患者睡眠异常,心主神明,与心相关,选择徵音为主旋律的乐曲,如《雨打芭蕉》《喜洋洋》,抗抑郁、振奋精神。

▲患者食欲不佳,脾主运化,与脾相关,选择宫音为主旋律的乐曲,如《采茶歌》、《庐山谣》、《梅花唱》,促进胃肠蠕动、胃酸分泌、增强食欲。

▲患者少气乏力,倦怠嗜卧,肺主一身之气,与肺相关,选择商音为主旋律的乐曲,如《阳春白雪》、《二泉映月》、《枫桥夜泊》,解除疲劳。

▲患者久病多虚,久病及肾,选择羽音为主旋律的乐曲,如《梅花三弄》、《白发三千丈》、《锦瑟》,缓解耳鸣、失眠、多梦、腰酸等。

音乐治疗的作用

疏导情绪和减轻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影响人类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并且能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音乐能够引起人体大脑中情感处理区域的突然激活,使人体产生快乐、悦耳的感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和提升免疫力

音乐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恢复和代谢,从而增强免疫力和体力。同时,音乐还能够通过调节人体大脑中的免疫反应和抗病能力产生的物质,从而提升人体抵抗力。

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和缓解紧张情绪,从而促进疼痛部位的舒张和放松,减少疼痛的感觉。同时,音乐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因治疗过程所带来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改善精神状态和提升生活质量

音乐能够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根据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感到更加快乐和幸福。

社交支持和心理沟通

通过组织音乐治疗活动,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建立患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在治疗之余,通过音乐交流,患者能够缓解因治疗而感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推广中西医结合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音乐疗法被认为是非药物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可以使患者更好接受治疗和康复。同时,推广中西医结合,也为了减轻有关肿瘤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影响。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治疗方式,贯穿肿瘤治疗全程及康养防治各个方面,且具有温和、无害、无副作用等优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日常可以选择通过自身的唱歌、跳舞、演奏等主动性方式进行音乐治疗调节情绪,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参加演奏会、倾听音乐剧等被动性方式进行音乐治疗,但整体以使人舒适、愉悦、安宁为选择原则。也可以在专业人士参与下进行,个性化、辨证定制音乐治疗方案。


刘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肿瘤科主任,湖南省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世中联肿瘤专委会常务理事,世中联肿瘤精准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中医药信息学会肿瘤防治专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员会常委。从事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主(副)编专业书籍4部,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

李杳瑶:中共党员,中医内科学硕士,院聘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临床及教学工作11年,主(副)编专业书籍2部,参编专业书籍4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课题4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9篇。擅长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医药防治放化疗、免疫、靶向相关不良反应亦有独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