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到!调作息、畅情志、勤补水、控饮食,养成健康好习惯
2023-06-12 08:30 来源部门: 脾胃病科 作者: 徐寅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 徐寅
6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此时天地间处于湿热交蒸、土气壅盛的状态。今年芒种前后,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闷热的天气再加上紧张的工作、学习的压力,更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调作息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由于夏天昼长夜短,加因天气炎热湿度大,汗出多,易困乏,故起居上要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规律。
芒种节气,还要适当晒太阳,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工作辛苦、学习压力大的人群,可以在中午午休一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有效解除疲劳,非常利于健康。
畅情志
芒种时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防止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
中医养生理念认为“夏宜放”。芒种时节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如同绽开的花朵一样,充满生命力和活力,通过运动健身使自我释放,如游泳、慢跑、跳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增加适当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歌舞、唱歌、花艺、书法,让自己调节情志,怡情养心。
勤补水
芒种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容易出现口干舌燥,这就是缺水的表现。若汗液流失之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中暑。因此及时饮水,通过补充足够水分的方式维持身体正常的循环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饮用白开水或适量饮用淡盐水可以直接补充人体所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控饮食
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之气到处弥漫,而湿邪重浊易伤脾胃,经常会出现湿邪困犯肠胃,使人容易感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饮食清补,食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如淮山、绿豆、冬瓜、苋菜、木瓜、西瓜等。推荐桑菊祛湿茶和山药薏仁祛湿汤,都具有清暑化湿、健脾益胃的功效。
1
桑菊薏仁祛湿茶
材料:桑叶5克,菊花5克,薏苡仁10克,白芷2克,茯苓5克,陈皮5克,薄荷3克。
做法:将以上药物倒入锅内,加入1000毫升左右的清水,煮开5-8分钟,即可饮用。
2
山药薏仁祛湿汤
材料:玉竹10克,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芡实15克,排骨500克,冬瓜400克,生姜3片。
做法:食材洗净,稍浸泡。冬瓜切块,生姜去皮切片;猪排骨放入冷水煮沸,灼白沥干;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内,加1500毫升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2小时。饮汤时调入适量盐,排骨可捞起蘸酱油佐餐。
徐寅: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脾胃病科副主任,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湖南队副主任,连续两届获得医院“十佳”优秀青年医师,湖南省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课题6项,其中国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10余项;获得湖南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2篇;参编中医著作2本。
擅长:深研经典、博采众方,深入研究《伤寒论》六经八纲辨证,擅用经方辨治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胆囊炎、炎症性肠病等,擅长从脾胃调治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