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这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患上……

2022-11-11 10:01 来源部门: 眼科 作者: 张健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全球约有8000万名患者。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小偷”,大多数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难被发现,但造成的视力损害却不可逆。因此,对于青光眼,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什么是青光眼?哪些人易患青光眼?早期如何诊断?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健教授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它主要跟眼内压升高有关,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甚至失明。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则更常见,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为四类:

▲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大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可出现眼红、视力模糊、看灯光周围出现彩虹圈、眼痛、头疼,恶心、呕吐等现象。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适感觉不明显,检查时可发现眼压升高、房角关闭。开角型青光眼常发生40岁以上,患者没有明显不适,视野缓慢缩窄,最后才视力下降、视功能丧失。  

▲婴幼儿型青光眼及青少年型青光眼。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因胎儿发育过程中,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患儿可有怕光、流泪、眼球增大等表现,也可表现为眼球发蓝、高度近视等。

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30岁)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与先天性青光眼相同。

▲继发性青光眼。常见的病因有白内障、葡萄膜炎、眼外伤、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混合性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眼胀,眼部不适,或者有头痛、恶心等。常见的有各种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房角广泛粘连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等。 

              

高危人群

张健教授介绍,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非近视眼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1.5%;近视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4.2%~4.4%;而高度近视患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6倍。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此外,年龄增大、性别、遗传、糖尿病、高血压、眼睛曾受过外伤或有其他眼病等人群,其青光眼发病率也高于正常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的发作还与性格、心理有关。焦虑、脾气暴躁、多疑偏执的人往往更易患病,这种情况被称为“青光眼性格”。

情绪波动会导致人体发生血管痉挛、血压上升、眼压波动大、心律不齐、激素的分泌紊乱等变化,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不仅如此,情绪波动还会导致视神经供血不足、供氧减少,加速视神经损害,使青光眼进一步恶化。 

青光眼早期如何诊断 

视野改变

视野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青光眼造成的视野缺损,早期表现为鼻侧的阶梯状缺损,旁中心暗点,生理盲点扩大等。

         

眼底检查

早期青光眼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纤维层的局限性缺损、视盘盘沿的局限性切迹、视乳头的放射状出血,一般不会出现完全性的视神经萎缩。

眼压检查

眼压的测量仅仅是一项辅助检查,因为还有一类低眼压性青光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值之内,但如果出现了视野的缺损,也叫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治疗

张健教授介绍,在青光眼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治疗原则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药物或手术,积极控制病理性的高眼压,降低眼压,避免对视神经造成影响;二是通过活血利水的中药,保护视神经。

青光眼的预防

张健教授介绍,青光眼的发作受多种因素影响,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有利于减少青光眼的患病率,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延缓青光眼发展。

保持愉快情绪             

患者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气愤等情绪,减少参加过于刺激的游乐项目。如果工作紧张且压力大,生活中负面情绪过多,休息时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看看娱乐节目调节心情。

不过多过快饮水

水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房水生成增加,眼压增高,增加青光眼发作的风险。即使无青光眼的健康人,在5分钟内快速饮用1000毫升水后,眼压在一小时内也可上升2mmHg左右,因此在饮水时要尽量少量多次。         

避免长时间用眼        

用眼疲劳可引起眼部胀痛及眼压增高、青光眼发作。因此长时间用眼,特别是长时间看电子设备后要注意休息。一般用眼40分钟最好休息10分钟左右,可以看看远方或者适当运动一下。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青光眼高危人群最好清淡饮食,同时要做到不抽烟、少喝酒,规律作息,日常多参与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保持眼压的稳定,从而控制青光眼的发展。

定期主动检查

张健教授建议将青光眼检查作为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就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40岁时再进行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张  健: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首届名医,湖南省名中医,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怀安学术经验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临证60万次,使不少盲人重见光明。在治疗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病、眼底退行性病变等疑难眼病有较好的疗效,是海内外颇具名望的中医眼科专家,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主编眼科专著16种,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等著作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科普文章500余篇。

坐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周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