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治愈一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016-01-15 15:00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日,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出生才28天的男孩来到我院新生儿科病房就诊。患儿“瘦骨嶙峋、精神萎靡”,一到病房就引起了全科医护人员的注意,据妈妈介绍,患儿近3天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哭时少泪,小便较前稍减少,出生时未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董晓斐主任立即仔细查体,发现患儿皮肤暗黑,阴囊及乳晕着色深,体重由出生时的3.9公斤降至3.59公斤,初步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消化道畸形”立即收入院治疗。

  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患儿感染指标升高,血气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提示胆汁淤积症,严重电解质紊乱;彩超提示胆囊胆汁淤积,餐后胆囊基本无收缩;右肾上腺区低回声区,考虑肾上腺稍大可能。患儿病情危重,董晓斐主任立即布署抢救方案,经抗感染、积极纠正电解质、利胆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趋向稳定。

  但是,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都在指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于是邀请了内分泌科主任邹晓玲会诊。邹晓玲主任详细查看了病人及各项检查结果,考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完善孕酮、睾酮、皮质醇等相关激素检查以及基因检测,孕酮、睾酮均升高,完善双肾上腺CT提示双侧肾上腺饱满,未见明显肿块,临床考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失盐型)”,予以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患儿在新生儿科治疗17天后,感染控制,体重明显增长,纳奶量增加,无呕吐等症状,电解质紊乱纠正,胆汁淤积改善,病情控制出院。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发病率为1/16000~1/20000。主要包括4种类型,其中21-羟化酶缺乏症为最常见类型。一般在出生后6~14天出现症状,可见精神萎靡、呕吐、体重不增或下降、高钾血症等症。失盐型CAH为最常见,也最严重,常发生在新生儿期,由类固醇21-羟化酶完全缺乏所致,其皮质醇和醛固酮生物合成均存在障碍,患儿除具有男性化表现外,还以呕吐、腹泻、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失盐、高钾血症和低血糖为主要表现,因无特异性故极易漏诊和误诊,如诊断不及时,可因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董晓斐主任提醒新生儿家长若是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新生儿科 张康宁 李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