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突发梗阻性肾病急性肾衰一例
2013-06-05 11:52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望城的陈嗲嗲今年70岁,2年前开始出现尿频、尿不尽、膀胱胀满不适。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不适,左下肢水肿,并逐渐发展为双下肢浮肿。3月18日,于外院检查时,发现肾功能异常,三天后复查肾功能,结果提示肾功能迅速恶化。4月10日,面对迅速恶化的肾功能及逐渐加重的下肢水肿,着急的儿女带陈嗲嗲来我院就诊,并于当天下午入住我院肾脏内分泌内科。入院时陈嗲嗲双下肢及脚踝明显凹陷性水肿,以左侧明显,直至臀部,双下肢乏力,尿频、尿不尽、膀胱区胀满不适,双肾区叩击痛,每日小便20余次。
患者入住后,引起了科主任何泽云教授的高度重视。何主任迅速查找该患者水肿及肾功能恶化的原因。考虑到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无肾病史,在短短一个月内肾功能翻倍增高,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经各项必要检查排除肾前性、肾后性急性肾衰。由于患者有2年的尿频、尿不尽、膀胱胀满等不适症状,考虑前列腺增生,多次查泌尿系彩超提示:输尿管中、上段扩张并轻度积水,前列腺增生并钙化,故予以诊断为梗阻性肾病,是某种暂时还不清楚的原因导致尿道梗阻,引起肾功能衰竭!
治疗梗阻性肾病主要是早期明确诊断,解除梗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完全性梗阻1周内解除,肾脏可以完全恢复,完全性梗阻2周,解除梗阻后3到4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恢复70%,4周内的完全梗阻解除后,肾小球滤过率仅能恢复至30%,超过6周的完全性梗阻,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极难恢复,超过8周则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针对该患者的症状,我们通过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诊治。何主任认为患者年老体弱,体虚而肾阳虚弱,命门火衰,膀胱气化无权;加之三焦之气自闭,上下出入皆不通,肾阳虚极,影响肾之气化而成积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造成肾阴阳俱虚;结合患者舌脉象,认为本病在肾虚的基础上夹有湿热,血瘀等实邪。故在静脉治疗时使用了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醒脑静注射液祛邪,同时使用了益气养阴,扶正固本的参麦注射液,再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双中输尿管点及双足底涌泉),活血通络,扶正且引邪外出。考虑到患者本身脾肾亏虚,加之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湿热内蕴,故口服中药汤剂三仁汤。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淡渗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滑石、小通草、淡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厚朴行气化湿,是为佐药。添以山药益肾扶正,人中黄清热解毒,白茅根利水消肿。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之功,以祛邪实为主。
梗阻性肾病重要的是解除梗阻,因此予以了持续保留导尿,每日膀胱冲洗,尽可能的解除梗阻。每日以尿毒清保留灌肠配合,结肠透析、结肠水疗,肠道排毒,增加体内毒素排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陈嗲嗲紧张焦虑的心情,我们每日予以情绪疏导,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陈嗲嗲注意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并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和饮水量。
在我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陈嗲嗲从住院第7天开始,体重开始明显下降,水肿逐渐消退。第10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腹胀腹痛消失。出院时,病人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经随访,陈嗲嗲不适症状已基本消失,肾功能提示肌酐降至200umol/l左右。
从陈嗲嗲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药的治疗并不只局限于中药汤剂,在把握病情的情况下,分清主次重点,多种中医中药方法联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那些手术困难,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外科治疗的患者,我们的中医内科治疗有较大的优势。
( 肾脏内分泌科:曾海飞,何泽云,彭亚平,毛婷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