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悲生,年轻父亲多劫难;否极泰来,高新技术显神功

2012-12-31 09:21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2年5月的那一日,对于高桥市场32岁的小宋来讲是悲喜交加的一天,送走前来为女儿百天贺喜的亲友,在回家的路上,微醉的小宋不慎一脚踩空,跌入路边约4米深的坑中,家属急忙将受伤的小宋送至我院检查,医生体检时发现患者腰背部剧痛,活动明显受限,并伴见双侧腹股沟水平以下运动、感觉的部分丧失,双下肢股四头肌、胫前肌等关键肌的肌力约I级,小便无法排出,行肛门指检,肛周肌肉仅有轻微收缩;经影像学资料检查,明确诊断为 “腰1椎体爆裂骨折合并不完全截瘫”,CT片显示L1椎体高度压缩超过1/2,椎体粉碎性骨块向后方移位,占去椎管失径的2/3,脊髓受到严重挤压。当医生告知患者及家属诊断结果及神经损伤难以恢复的可能性时,尚未从现实中回过神的家属们抱头痛哭。

  面对着这喜极悲生的一家,尤其是看到母亲怀中宝宝天真可爱的笑容,在年轻父亲痛苦无助的眼神眏衬下,在场的医生无不感慨上天对这对父女的不公,以杨少锋主任为首的脊柱一科医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可怜的父亲。对于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讲,伤后6小时内的有效减压是挽救神经功能的黄金时间,我科医生一边积极进行术前的准备,一边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手术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解除椎管内重压在神经上的大量碎骨,但传统的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却难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关键时候,杨主任提出可采用经椎弓根360°环形减压的手术方法,既可较为彻底的去除来自前方骨块的卡压,又可彻底去除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等侧方的压迫,且能减少对已受损的神经的骚扰,是目前解决患者症状的最佳新方法。手术方案确定后,我科克服了新术式环状截骨风险大,受伤椎体出血多等一系列难题,在杨少锋主任的精确操作下,邓博副教授等我科“精英”积极配合,历经3小时惊心动魄的战斗,患者最终在伤后6小时的最佳时间窗内彻底解除神经压迫,圆满的完成预定目标,与病魔的斗争取得了初步成功。

  术后,在患者成功度过感染关的第7天,令人欣喜的一幕出现了,患者的双下肢肌力明显好转,尽管肌力尚弱,小宋成功的完成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屈曲的动作,其小便也恢复了胀满的感觉;其后,小宋的恢复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卧床刚满1个月的时候,患者已在家属扶持下站立起来并迈出劫后余生的第一步;术后3月,已基本康复的小宋抱着宝贝女儿深表谢意时,我们深为新技术、新方法带给患者幸福而喜悦,为白衣天使的身份而自豪。

  (脊柱一科 郭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