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PKP)
2011-12-29 10:17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脊柱由24块椎骨、骶骨和尾骨组成,每块椎体相当于顶梁柱中的一块砖头,椎体是人体的“顶梁柱”——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或因肿瘤侵犯,导致椎体抗压强度显著下降,轻微的负重或摔交,甚至过度弯腰都可以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后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以起床和弯腰时明显,严重的骨折可导致剧烈的疼痛,影响休息和生活.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分骨科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和椎管减压术,但老年人大多数体质较差,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不能承受巨创的外科手术,可以耐受手术的一部分病人因骨质疏松,可导致术后固定螺钉的松动和移位,再次手术造成重复损伤。所以在过去大多数病人采用保守治疗,主要以卧床休息、药物对症治疗。根据文献和我们的临床随访观察,约60%以上可产生骨折后的并发症如肺炎、肺栓塞、褥疮、畸形愈合、或因愈合不良而演变成慢性骨折,少部分病人可致残、甚至致命,另有约30%因畸形愈合导致脊柱力学结构不稳,更重要的是卧床后可加快全身的骨丢失,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可反复引发新的椎体骨折。
以微创为特点诊治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近十几年来在全球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针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特点,介入放射学屏弃了传统手术创伤的大和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方法,汲取了传统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合理原则,包括固定骨折、缓解疼痛、早期活动等原则。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介入放射学倡导精确诊断、微创治疗、早期治疗、早期活动、消除疼痛、提高生命质量人性化治疗的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PKP技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细管穿刺椎体,先用球囊或撑开器将压缩椎体撑高,再于透视下将合成材料(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临床结果取得了另人满意的效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缓解率在90%以上,肿瘤性骨折疼痛缓解率在85%以上,90%以上的病人术后2天后下床活动,所以“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老观念现在可以改变了。
患者张某,女,89岁,因在家不慎扭伤腰部致腰背部疼痛,不能活动2天入院,诊断为“L3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此类骨折系骨质疏松所导致,且该患者对该病深有体会,因为她5年前有过一次腰1椎体压缩骨折病史,当时因为还没有此类手术,而只能在家卧床休息,而且疼痛非常剧烈,而这次来到我院后,得知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后,毫不犹豫地答应采取手术治疗,经过术前准备评估后,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凭借着周教授娴熟的技术,手术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当晚就可以下床活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天病人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