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记我院首例急诊拇指再造成功
2011-08-16 09:52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我院二十病区骨伤三科对一例拇指毁损伤患者行急诊拇指再造,近日康复出院,再造拇指外形及功能良好。近几年来在院科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院显微手足外科技术迅猛发展,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7月10日下午五时许,一位工人在工作时不慎被起重机绞轮绞断左手拇指,经简单包扎后送入我院。经检查发现拇指末节完全离断伴近节指腹皮肤软组织撕脱缺损,而远端指体被压扁严重毁损,无再植条件。拇指占手40%的功能,一个拇指功能的丧失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于一个正值壮年的劳动力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医生,麻烦你帮我想想办法把他接上吧,他可是我们一家的顶梁柱啊,这要是残废了,我们一家子以后可怎么办啊!”他妻子在一边急得直掉眼泪。看着那被压得干扁的手指我想:“再植是不可能的,但手指可一定得想办法保住,只能急诊移植足趾行拇指再造”。急诊拇指再造对于我们二十病区手外科这一新生科室来说是一次挑战,是对我们这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协作能力、急诊处理能力甚至体力的考验。这时正好科室卢主任和谢主任来查房,经两位主任检查了伤情后,拟定手术方案,移植同侧踇趾末节并带部分皮瓣再造左拇指。手术方案决定后,工作便有条不紊的展开,术前谈话,常规检查,术前准备等。
第一步设计,怎样使患者圆锥状的踇趾移植后变得修长而尽量接近拇指的外形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设计切取左踇趾时,保留胫侧一长三角形皮瓣从而达到对再造拇指“瘦身”。设计好后,我们依次对趾体血管、神经、肌腱进行游离,一切似乎很顺利。但当游离到第一跖背动脉时发现其位于骨间肌下方,这是第二型,血管位置深游离较困难,我们手下不敢怠慢,血管分支多却不敢用电凝,怕伤着血管,只能在深部一根根的分离结扎。没有一个人讲话,注意力全集中在那关乎手术成败的微小血管上,已是凌晨4点多了,监护仪有节律的嘟嘟声使手术室显得更加的安静。终于,趾体顺利取了下来,接下来的进程就快了,依次将趾体的骨骼固定,肌腱、神经一一吻合,最后当在显微镜下将动静脉吻合后,“拇指”渐渐红润起来,看着这外形接近正常的拇指,“Perfect”我们长长的舒了口气。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的治疗依然相当重要。一旦出现血管危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再造的拇指就会很快坏死。回病房后护理部的同事们便紧张的忙碌起来,术后的宣教、抬高患肢、床旁烤灯、三抗治疗和每小时一次甚至半小时一次的患指血运观察,工作繁复但她们熟练的操作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24小时、三天、一周,一个个危险周期顺利度过。医生、护士、患者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两周后再造拇指红润如常,伤口愈合。看着患者惊讶的用他“再生”的拇指慢慢的对掌、抓握,我们清楚这意味着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又一次成功了。
拇指能外展、对掌,能够和其他四指做对捏,准确而有力地完成握、捏等动作。拇指的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因此,拇指伤残后,如何再造拇指,恢复功能,是手外科、显微外科与成形再造外科的重要课题。我科急诊踇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成功,是继断指再植、游离骨瓣移植、游离穿支皮瓣移植后又一技术突破,意味着我科在手外科和显微外科又一次长足的进步。
中医附一医院二十病区骨伤三科
周征兵供稿
201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