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有效期的研究

2018-04-08 11:40

在众多的中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有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贮存不当而易走油、变色。如颜色变深、变浅或走油都说明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质量已经改变。这类中药的合理贮存是保证其品质的关键。因此,进行此类中药的有效期研究,科学预测有效期对保证中药质量、人民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标明及研究中药有效期的报道还不多见,只有菊花、苦杏仁有类似报道。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主要有效成分为丁香酚挥发油类,另外还含黄酮类化合物等。丁香为易走油、变色或气味易散失、不耐贮存的中药,我们以丁香酚为指标,通过经典恒温加速和留样观察实验[8],测定各温度各时间段丁香酚的含量,推算出贮存温度下的速度常数,从而计算出丁香的有效期。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HPLC色谱仪:AgiLent1100系列四元梯度泵、AgiLent1100手动进样器、AgiLent1100系列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giLent1100工作站;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淀山湖检测仪器厂);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甲醇(色谱纯);注射用水;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丁香经本院药品质检室副主任药师周新蓓鉴定为《中国《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批号20020910。丁香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36-9909,含量测定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丁香酚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5μm ф4.6×200mm;流动相:甲醇-(45:55);波长:270nm;柱温:25℃;流速:1.0mL/min。在此条件下保留21.2min左右。HPLC图见1~2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9.96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3984mg/mL)。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供试品粗粉(过二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称定,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1.4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吸取丁香酚对照品溶液12345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座标、进样量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Y=491.0524X-24.2775r=0.9995,说明丁香酚在0.39841.992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稳定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于0124824h进样测定。结果RSD=1.77%

2.1.6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4μL进样,连续5次,结果RSD=1.62%

2.1.7 重现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5份,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RSD=1.97%。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粗粉约0.04g,共6份,精密称定,各精密加入浓度为3.5mg/mL的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按2.1.3制得供试液,在上述色谱条件条件下测定丁香酚含量,结果见表1

1  丁香酚线性范围考察

进样/μL

1

2

3

4

5

峰面积

171.5891

377.0610

547.6359

747.1179

959.7361

2.2 经典恒温实验

2.2.1 样品制备  分别取供试品约50g,共48份,用普通塑袋(熔点在120℃左右[9])包装封口。置电热恒温箱中,分别选择4个温度与间隔时间70℃10203040h60℃20406080h50℃4080120160h40℃80160240320h,取出,粉成粗粉备用。

2.2.2 水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附录Ⅸ H甲苯法,取供试品粉末20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苯200mL,回流至上层液体清亮,读取水的体积,计算含水量。

2.2.3 丁香酚含量测定  取丁香粗粉约0.1g,按2.1.3法操作,进样5μL,结果见表2

2  丁香经典恒温实验结果及丁香酚含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T/℃

取样时间/h

取样量/g

含水量%

丁  香  酚

峰面积

均含量%

相对浓度C%

对数浓度LogC

回归结果

18.5

初始

0.08624

10.30

561.7917

13.839

100

2.0000

 

40

80

0.10705

9.50

686.6902

13.525

96.82

1.986

r=-0.9975

a=1.999

b=-1.65×10-4

160

0.14625

9.00

916.8750

13.105

93.32

1.970

240

0.11505

8.80

700.8544

12.835

91.20

1.960

320

0.12705

8.50

754.9134

12.490

88.51

1.947

50

40

0.10925

10.00

674.4913

13.025

93.76

1.972

r=-0.9998

a=1.999

b=-6.825×10-4

80

0.12195

9.60

713.0738

12.310

88.31

1.946

120

0.15350

9.10

849.3661

11.590

82.60

1.917

160

0.17190

8.70

900.4152

10.955

77.80

1.891

60

20

0.11195

9.90

657.1486

12.395

89.12

1.950

r=-0.9996

a=1.998

b=-2.37×10-3

40

0.14725

9.60

777.7403

11.095

79.62

1.901

60

0.12080

9.30

568.9551

10.000

71.45

1.854

80

0.13640

8.90

613.2369

9.518

67.71

1.811

70

10

0.09868

9.40

472.4043

10.250

73.30

1.865

r=-0.9967

a=1.988

b=-1.012×10-2

当对数浓度与时间呈线性相关时,即LogC-kt/2.303+LogCo,为一级反应。根据b值求出各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值。然后根据Arrhenius公式,计算出贮存条件下的速度常数k。结果见表3

3  丁香酚含量变化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T/℃

1/T×103

k/h

Logk

回归结果

40

3.195

3.800×10-4

-3.420

r=-0.9991

a=16.77

b=-6.323

50

3.096

1.570×10-3

-2.804

60

3.003

5.458×10-3

-2.263

70

2.915

2.331×10-2

-1.632

LogK1/T进行回归,求出回归方程:Logk-Ea/(2.303RT)+LogA

Ea为活化能,R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A为频率因子。

《中国药典》规定丁香置阴凉处(不超过20℃)贮存。当温度为20℃时,K20℃=1.557×10-5,丁香酚下降10%所需的时间t0.1054/k282天,丁香酚下降至《中国药典》规定的最低浓度11.0%,所需的时间为905.8d,即本批产品的有效期为900d

2.2.4 留样观察  取供试品50g,用普通塑袋包装封口,置恒温箱中20℃保存,分别于12361224个月后测定样品的含水量和丁香酚含量(取其粗粉约0.1g,按2.2.3法操作)。留样观察结果与根据速度常数计算出丁香酚含量,结果见表4

4  丁香留样观察实验结果n=3

t/

取样量/g

含水量%

丁香酚

峰面积

均含量%

干燥品含量%

经典实验推算值%

0

0.08624

10.3

561.7917

13.84

15.43

15.43

1

0.09572

10.3

620.1410

13.71

15.28

15.26

2

0.1192

10.4

765.9240

13.50

15.07

15.09

3

0.1188

10.4

753.3550

13.33

14.88

14.92

6

0.1177

10.5

717.2563

12.83

14.34

14.43

12

0.1065

10.9

598.5807

11.91

13.38

13.49

24

0.1016

10.6

494.0892

10.39

11.62

11.69

3 小结

3.1 丁香的初始、恒温实验和留样观察后的部分性状描述  本品为干燥花蕾,棕褐色至褐黄色;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经典恒温实验和留样观察后,仍为棕褐色,表面光泽变化不大,70℃40h60℃80h表面约显干燥。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气味变化较明显,不及温度低和时间短的香气浓烈。留样观察2年,外表显油样,色泽加深,棕褐色。

3.2 丁香酚测定方法的分析  丁香酚是丁香的主要成分,具有挥发的特点,《中国药典》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实验用HPLC,适合丁香酚易挥发、对热不稳定的特性,在保证不影响丁香酚含量时,能与丁香中其它成分获得良好分离。通过方法学考察,证明该法准确、可靠,条件比气相色谱易于掌握。

3.3 经典恒温与留样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  丁香于20℃贮存,其速度常数为K20℃=1.557×10-5,经留样观察验证,计算的结果与024月丁香酚实际测量值基本相近,说明丁香在20℃贮存,丁香酚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所得速度常数K20℃=1.557×10-5比较可靠。

3.4 含水量结果分析  《中国药典》2000年版及2005年版均未规定丁香的含水量,根据相关文献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8%12%为宜,本次恒温与留样观察实验该品的水分含量在8.5%10.5%

4 易走油、变色和气味易散失的中药贮存讨论

防止中药易走油变质,应采取降温和适当的干燥(降低内含水分),并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4.1 防挤压  含大量油脂的中药,在贮藏或运输中,避免挤压。

4.2 干燥方法及注意事项  干燥降低内含水分,一般在产区晒干,入库后注意检查,最好在梅雨季节前晒一次。如受潮,不宜火烤、烈日曝晒及空气潮湿时通风,只能在干燥的空气中阴干、敞开摊晾、晾晒或堆码成通风垛散潮;少量者可入石灰缸。

4.3 盛装容器  最好采用陶瓷缸、坛或瓮,在容器四周衬以草纸(或灰纸类),将明矾(或水飞滑石)0.5kg分成4份,布包,放在药中间,盖严容器,以防泄气;凡易走油(除带壳的外)中药,忌用铁器存放,以免走油后产生铁锈而污染。大量存放或外运时,最好用木箱(内衬防潮油纸或塑袋)包装。

4.4 存放场所  阴凉干燥,若条件较差,可贮藏在地下室(因湿度较大,注意防潮)、窑洞等,以防受热。贮藏期不宜过久,应遵循先进先出的进出货原则。

5  实验研究中出现与待解决的问题

5.1 把握质量关  选择完整、个大、油性足,颜色深红、香气浓郁、入水下沉者为佳。

5.2 阴凉真空密封贮存  丁香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贮存条件下,如再加上真空密封,则保存的时间更长。

5.3 丁香酚不同含量的丁香有效期  《中国药典》规定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t0.9时的含量),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丁香酚含量为12% ,13% ,14% ,15% ,16% ,17% 的丁香有效期依次为23244754583010021165d建议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包装袋上标明生产时间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便于商家和使用单位推算其有效期。

 

张志国,曹臣,欧阳荣,黄大香,周新蓓,葛亮. 丁香有效期的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7,(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