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药典》鳖甲炮制方法的比较
2018-04-08 11:12
按《药典》方法净制蝗鳖甲,饮片质量较难达到理想要求。导师根据多年经验,将其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良(文中简称改良方法),笔者将此方法与《药典》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材与分档
将市售鳖甲按鳖甲筋膜残肉的多少分为4档:第一档为血甲(杀死后去肉者);第二档为有筋膜而无残肉者;第三档为无筋膜残肉者;第四档为小片。
1.2 净制
将分档的鳖甲,每档随机各半,分别用竹箩盛装。每档一半采用《药典》方法净制。另一半按改良方法净制:即取鳖甲重量2%的食用碱溶于约20℃的水中,用该液浸泡鳖甲,水量以淹盖鳖甲为宜,一、二档浸泡过夜,三、四档浸泡2h,捞起,清水反复冲洗,沥水,与同档的另半置同一蒸锅中,沸水蒸一定时间(一、二、三、四档分别蒸约35、25、18、15分钟)后,随时注意筋膜残肉蒸透情况。两组人员同时分别取同档各半中的一部分,置不锈钢桶内,《药典》方法放入70~80℃的热水,改良方法放入40~50℃的温水,用竹扫把反复搅刷,洗净。将净鳖甲放入冷水中漂洗一日,换水两次,倒入竹筛中,烘干或晒干。
1.3 炒制
按净制的档次,分档烫制,醋淬,烤干。
表1 鳖甲各档蒸、炒时间及色泽对比
档次 |
《 药 典 》 方 法 |
改 良 方 法 |
||||
蒸时(min) |
炒时(s) |
饮片色泽 |
蒸时(min) |
炒时(s) |
饮片色泽 |
|
1 |
70~120 |
182 |
+ |
40 |
235 |
+ + + |
2 |
60 |
220 |
+ |
30 |
242 |
+ + + |
3 |
54 |
215 |
+ + |
21 |
230 |
+ + + |
4 |
49 |
175 |
+ + |
18 |
196 |
+ + + |
注:+ + +表示饮片色泽最佳
1.4 含量测定
按《药典》附录项下规定,分别称取各档炮制品40g,粉碎,过二号筛,进行蛋白质、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钙含量的测定(结果均为3次平均值),各次测定结果经过计算T值、查表,符合统计学要求。
2 结果
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取平均样品的鳖甲粉,分别用定量滤纸精密称取0.75g,按《药典》中氮测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0.1N(即0.05mol/L)的H2SO4液相当于0.001401g的氮。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式中,6.25系氮换算为蛋白质的因数,S为样品重量(g)。结果见表2。
2.2 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按《药典》附录灰分测定法检测,结果见表3。
表2 鳖甲蛋白质含量测定
档次 |
《药 典》 方 法 |
改 良 方 法 |
||
消耗0.1028N的H2SO4(ml) |
蛋白质含量(%) |
消耗0.1028N的H2SO4(ml) |
蛋白质含量(%) |
|
1 |
18.94 |
22.73 |
19.27 |
23.13 |
2 |
18.92 |
22.71 |
19.23 |
23.08 |
3 |
17.17 |
20.61 |
17.53 |
21.04 |
4 |
16.76 |
20.12 |
17.48 |
20.98 |
表3 鳖甲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档次 |
取样(g) |
药 典 方 法 |
改 良 方 法 |
||||
灰分量(g) |
灰分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 |
灰分量(g) |
灰分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 |
||
1 |
4.00 |
1.96 |
49.00 |
0.32 |
1.95 |
48.75 |
0.30 |
2 |
4.00 |
2.01 |
50.25 |
0.35 |
2.02 |
50.50 |
0.34 |
3 |
4.00 |
2.29 |
57.25 |
0.40 |
2.27 |
56.75 |
0.39 |
4 |
4.00 |
2.39 |
59.75 |
0.43 |
2.18 |
54.50 |
0.38 |
钙含量测定[1~3]
取憋甲粉,灰化后的样品,加1:4盐酸液15ml,置沸水浴上加热溶解,过滤至250ml容量瓶中,反复数次加热蒸馏水洗涤残渣,洗液合并过滤到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即为供试液。取供试液5.00ml,置15ml离心管中,加一滴甲基红指示液,4%草酸铵液2ml,稀醋酸(含HAc为9%)0.5ml,以氢氧化铵液(1:4)调节至微黄色,再以稀醋酸调至微红色。离心沉淀15min,小心吸去上清液,加10ml氢氧化铵液(1:4),用手指弹管,使沉淀松动,离心,吸去洗液,重复一次,洗尽剩余的C2O4=加2ml12NH2SO4液于洗涤后的沉淀中,弹动离心管,放入70~80℃水浴中加热,趁热用KMnO4液滴定至浅紫色为止每1ml0.1NKMnO4液相当于0.002004g的钙。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钙含量:
Ca%式中V1=样品的最后稀释体积(ml),V2=测定时所取的溶液体积(ml)S·F同前。结果见表4。
表4 鳖甲钙含量测定
档次 |
取样(g) |
《药 典》 方 法 |
改 良 方 法 |
||
消耗0.1007NKMnO4 |
Ca(%) |
消耗0.1007NKMnO4 |
Ca(%) |
||
1 |
7.00 |
16.30 |
23.50 |
16.29 |
23.48 |
2 |
7.00 |
15.78 |
22.75 |
15.79 |
22.76 |
3 |
7.00 |
18.30 |
26.38 |
18.33 |
26.42 |
4 |
7.00 |
17.58 |
25.34 |
17.33 |
24.98 |
3 小结
在炮制中,血甲(一档)的蒸时最长,有些还需要加入食用碱浸泡过夜后再蒸,才能将残肉去净。其原因有二:一是购进的鳖甲药材为干燥品,筋膜残肉组织内部,因而难以蒸透;二是即使部分筋膜残肉蒸透后,因其中的水分很少,韧性很强,故仍不易刷洗干净。
刷洗时的水温:按改良方法净制刷洗时,只需要放入温水(40~50℃)中,即可刷洗干净。按《药典》方法净制刷洗,则要用热水)(70~80℃),且刷洗时间长于前者,因而浸泡时间较长,这样对鳖甲的水溶性成分可能有所损失。
实验结果表明:鳖甲的净制,灰分及钙含量,改良方法略低于《药典》方法,在饮片外观质量、蛋白质含量等方面改良方法炮制的饮片则优于《药典》方法。
(张志国,黄大香,王奇成. 与《药典》鳖甲炮制方法的比较[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0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