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老传统现代人别照搬
2018-04-04 10:14
民间一直流传“秋季补得好,冬天病不找”的说法,“贴秋膘”(用厚味的美味佳肴,把苦夏失去的“膘”补回来。)也成为很多人秋季进补的一个方法。然而,如今人们的饭桌上大鱼大肉已经习以为常,不少人天天荤腥、餐餐油腻,导致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很显然,“贴秋膘”的习俗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于肥胖或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们而言,反而应该想方设法减去身上的“肥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的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有些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孕妇,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和补充,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更不能“偏食”与“嗜食”。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态、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和经济情况都各有差异,所以秋季饮食应因人而异,需个性化。
一般来说,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的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出现咽干、鼻燥、声嘶、皮肤干涩、便秘等症状,应当注意少吃辣椒、大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蜂蜜水、淡茶、豆浆等水分较多的饮品,同时稍微多吃些含纤维多的蔬菜与水果等,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针对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案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秋季常用的补益食材主要有海藻、鱼肉、核桃、葡萄等。
其实,一年四季任何时候均衡饮食都是最重要的,不要以为几顿饭、几样食物就能把亏欠的营养补回来,也不要妄想一味过度节食就能成功减肥。只有日常规律进餐,根据自身体质和生活状态,在合理控制能量摄入的基础上,全面补充各种矿物质、维生素,通过锻炼增加活力,愉悦心情,这才是有益健康的“正能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张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