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寒湿发黄型)

2013-06-21 10:28

  患者 ,男,46岁,因肝功能异常 8 年,加重月余,出现黄疸腹水半月,于 2003年 2 月 18 日以慢性重型肝炎、原发性腹膜炎及肝内占位性病变待排入院。症见:患者面目一身悉黄,黄色晦黯如烟熏,头目晕沉,胃脘冷痛喜温按,畏寒喜热,四肢不温,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口干苦而不欲饮,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小而无力,呈一派阳虚寒湿之象。入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除外原发性腹膜炎和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根据其极度疲乏及明显消化道症状、深度黄疸(TBiL 324.5μmol/L ),腹水征明显,血浆白球蛋白倒置,凝血机制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 24 秒,活动度 38 ﹪)。

  西医诊断:慢性重型肝炎。

  中医辨证:肝瘟 寒湿发黄型。缘于患者久病致脾阳受损,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受阻,溢于肌肤而发黄。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化湿

  处方用药:茵陈四逆散化裁。茵陈 30克、炮附子 10克(先煎)、甘草6 克、干姜6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芪15克、桂枝10 克。同时西医给予肝泰乐、维生素 C 、维生素 K1、 ATP 、辅酶 A 、胰岛素、丹参注射液、利尿剂及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支持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一直守原方并随症加减治疗 3 个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5 月 22 日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正常,TBiL 128.4μmol/L , A / G =1:1,麝浊 20 单位以上,凝血酶原时间 17 秒,活动度 54.8 ﹪ ,病情稳定。继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法调理月余,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