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术后

2013-07-31 10:33

顾某某,男,65岁,湖南常德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例。

初诊(2010年9月8日)。患者因右肝巨快性肝癌于2010年6月在湘雅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中分化肝细胞癌,术后3月前来就诊,纳差,乏力,肝区隐痛,腹胀,大便干结,小便正常,余无不适,舌质红,苔黄,脉弦涩,辅助检查B超提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胆囊多发息肉样改变,右肾囊肿,AFP1.56,CEA1.32,肝功能正常,HBV-M小三阳,HBV DNA(—)。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

辨证:瘀毒互结兼脾虚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健脾扶正

主方:解毒化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赤芍30g,太子参20g,白术10g,丹参15g,郁金10g,炒麦芽15g,鸡内金10g,蛇舌草15g,虎杖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莪术10g,鳖甲10g,穿山甲珠5g,生薏苡仁15g,茯苓15g,甘草6g。并配合口服疏肝理脾片,疏肝健脾,抗肝纤维化。

二诊(2010年11月3日):患者坚持服用上方,近来感食欲明显好转,肝区无明显疼痛,大便稍溏,日1次,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复查B超、AFP、CEA均未见异常。前方加龟板10g,蚤休15g。

三诊(11年1月19日):患者纳食佳,无腹胀,矢气多,大便成形,日2次,小便黄,舌质淡红,布白厚舌苔,脉细弦。上方去原方去虎杖、茵陈,加土贝母30g、神曲10g。配合口服扶正化瘀胶囊、疏肝理脾片。

此后患者每月定期复诊,无明显不适,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每3月复查一次相关检查,B超均未见异常,AFP、CEA、肝功能、HBV DNA均(-),至2012年9月18日,患者再次复诊,各项指标无异常,精神佳,体力充沛,可进行轻体力活动,食欲佳,纳食,无肝区隐痛、腹胀等症状,大便日2次成形,小便正常。

:本案系肝癌术后患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癌术后患者时强调灵活的辨证观和严格的整体观,注意肝癌疾病本身与肝癌术后机体、主症和兼症的互相影响和辩证关系,临床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需兼顾“攻邪”与“补虚”的辨证关系。攻与补如何结合恰当,是临床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总的原则是应根据邪气强弱与正气虚实而辨证施治,可根据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术后肝脏情况等加以区别施治。此例肝癌术后患者病理诊断为中度分化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正常,一般情况可,此时肿瘤侵袭与机体抗癌能力对比,好比“敌弱我强”,多表现为实多虚少证候,故应以攻邪为主,仍要注意补虚。即所谓“大攻小补”,以攻为主,攻中有补。方药多用攻邪、抗癌药物,少佐补虚扶正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