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是湖南省针灸推拿康复医、教、研的中心基地及国际针灸培训基地,中心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具有我国传统针灸推拿康复医学特色的学科群体,在相关行业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一、中心架构:

中心融针灸、推拿、康复三大专科于一体,架构有门诊、病房、成人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中心四部分,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近14800m2。设有30个针灸推拿康复门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康复专家诊室、干部保健诊室、残疾预防诊室、以及7个专病门诊,3个流派传承示范门诊。定编床位数186张,设3成人病区,1个儿童病区。

二、中心平台:

本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康复中心、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全国中医学术流派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中医药健康服务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发改委及国家中管局中医药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湖南省首批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湖南省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针推康一体化大数据建设平台项目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医联体建设试点项目、湘中医·医疗联盟针灸推拿康复专业联盟牵头单位。

针灸专科:拥有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针灸)诊疗中心中医优势专科(针灸科)、高水平一流重点学科针灸学、重点研究室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室湖南省重点学科(针灸学)、湖南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院士专家石学敏工作站

推拿专科:拥有湖南省I类重点专科(推拿科)、湖南省国际整骨与康复技术培训基地

康复专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提升工程湖南省I类重点专科(瘫痪疾病中医康复专科、康复科湖南省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协作中心、长沙市雨花区残联康复指导中心。

儿康专科:拥有国家重大疑难疾病(小儿脑瘫)中西医协作临床试点项目、湖南省小儿脑病中医特色康复中心、湖南省小儿脑瘫病中西医协同研究中心。

三、中心设备:

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仪器精良,环境舒适能对患者进行一体化的综合治疗和康复管理拥有大型康复设备和中医特色仪器近500余件/套,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

积极开展传统中医理疗项目,开设了中医理疗室,配备了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系统、JK-02C中医经络检测仪、M316078智能通络治疗仪、M381371-TY-50腿浴治疗器等中医诊疗设备,满足传统中医康复诊疗需求。

成人康复中心开设了物理治疗室(PT)、作业治疗室(OT)、言语治疗室(ST)肌骨治疗室、心肺康复室、仪器治疗室、康复评定室等,拥有Tecnobody-ISOM等速测试与训练系统、Physio Step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LOOE B.V进口脊柱减压升降系统、TecnoBody-MJS上肢多关节复合测试训练系统、JS 1050有氧运动型式悬吊训练系统、CTE STE言语认知康复系统、JK-J-A-003吞咽障碍理疗仪、SKY 300天轨步行训练系统等现代康复评定和治疗仪器。

儿童康复中心设有康复评定室、中医特色治疗室、智训室、言语训练室、作业治疗室、运动治疗室、感统训练室、小组课室、水疗室、小儿推拿室、儿童体质辨识保健室等功能区域,配置有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运动认知语言评估系统C-RZJ儿童认知训练组件、Walwbaby-LX全智能多感官儿童水疗机

四、专科技术:

中心在保持传统中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针灸技术:开展了针疗、灸疗、拔罐等针灸项目40余种;其中治疗脑血管病痉挛瘫痪的“张力平衡针法”,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推广治法100项之一,于2013年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创立“督脉-神经干二联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技术”、“宁心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技术”、“通利咽窍针法治疗失语症技术”

推拿技术:继承了湖湘中医推拿的传统技法,融入了海派推拿与美式整脊的先进理念,以“筋骨并重、以筋为先”为治疗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整脊推拿、经穴推拿、脏腑推拿三大治疗体系。研发“张力平衡推法治疗筋骨病技术”、“针推牵引三步整脊法治疗技术”、“中医正脊联合SET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技术”、“筋骨调衡手法治疗脊源性疾病技术”、“筋膜松动联合动针治疗筋肌病技术”

成康技术:成人康复中心针对各种功能障碍开展了50余项现代康复技术,包括运动治疗的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牵伸技术;作业治疗的镜像疗法压力治疗环境改造技术职业康复训练任务导向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感知觉训练手功能训练文体训练;言语吞咽治疗的球囊扩张技术吞咽感觉刺激技术吞咽口腔运动训练呼吸道保护技术言语阻滞去除技术schuell刺激技术构音障碍治疗技术心肺康复有氧训练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阻抗训练呼吸训练呼吸肌肌力训练自主引流技术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呼吸神经生理促进技术肺扩容技术气道廓清技术;以及肌骨康复的关节松动技术悬吊诊疗技术贴扎技术等。

儿康技术:儿童康复专科集针灸、小儿推拿、康复为一体,特色技术包括针灸疗法(头针、体针、耳针、艾灸、穴位敷贴、聪脑通络针法、张力平衡针法、五音疗法联合行为分析法治疗孤独症技术等)、小儿推拿疗法(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技术、肖氏斜颈推拿技术、湖湘小儿捏脊疗法等)和康复评定及治疗(运动疗法、手功能训练、智力训练、言语训练、感统训练、水疗、理疗、小组课)等。2015年刘氏小儿推拿被评为湖南省首批中医专长绝技项目,并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人才梯队:

中心拥有一支老中青三结合、技术力量雄厚、团队协作良好的学术梯队,共有针灸、推拿、康复、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140人,其中,针灸技术团队44人;推拿技术团队21人;康复技术团队33人;护理团队42人。团队中高级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博士19人,博士后3硕士36人;国家级学术师承指导老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6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领军人才1、学科带头人1人、青年骨干人才5人,“青年神农学者”培养对象1省级、院级名中医5,湖南省“最美医生”2人

六、学术水平:

本中心是中国针灸学会慢病管理专委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委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专委会主委单位,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委会主委单位,湖南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委会/针刺特色技术专委会/针灸生殖健康专委会/穴位贴敷专委会/整脊专委会/小儿推拿专委会/针灸减肥美容专委会主委单位,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中医适宜技术专委会主委单位。

中心成员长期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10年来共立项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2项,省部厅局级课题4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500余万元。近10年发表论文353篇,其中SCI源刊收录论文14篇,医学核心期刊收录154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4部;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与教学奖项8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省部级成果奖42项;新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专利56项。

中心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指南、方案和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梳理、验证和制定工作①牵头制定国家中管局4项中医康复指南缺血中风(脑梗塞)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痹(颈椎病))、不完全性截瘫)、小儿脑瘫专家共识1项②作为病种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了国家中管局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2项: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脘痛(慢性胃炎)。③参与制定国家中管局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7项:中风病(脑梗死)、中风后痉挛瘫痪、头痛病、肩凝证、不寐、单纯性肥胖、蛇串疮。④参与制定国家中管局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8项:毫针技术、埋线技术、温针灸技术、天灸技术、拔罐技术、经穴推拿技术、小儿推拿技术、关节调整推拿技术。⑤完成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观察、收集、统计、评估和上报等工作:偏瘫、面瘫、膝痹、肩凝症、项痹。⑥针对本学科优势病种,我专科提炼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案26项,临床使用率达90%;不断优化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⑦编写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病与优势病种针灸推拿康复综合治疗方案》,开展了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22个科室62个优势病种的中医康复服务包,并在全院各科临床实施。

七、教学水平:

中心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康复治疗学》教研室,拥有湖南省普通高校专职、兼职教师3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学术师承指导老师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博士19人,硕士36人。承担了《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特色中医疗法》、《中医整脊学》等课程的教学。开展完善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获得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和参编14部。省级精品课程1门。并承担了医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是一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八、建设思路:

①以中医理念为指导,中西医并重的特色发展思路

中心秉承中医特色,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医结合为方向,坚持以中医整体思想为本,以现代诊疗技术为法,结合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契机,努力打造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化康复中心。

②以中医特色技术为核心,现代康复技术相融合的特色技术风格

中心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特色,坚定以中医特色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广应用以张力平衡针法、刘氏小儿推拿、胃经三段取穴法、整脊推拿、小儿推拿等为代表的中医适宜技术,结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心肺康复等现代康复理疗技术,在专业技术领域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③以治未病为主导,重大疾病为协同的特色学科方向

中心充分发挥湖南省针灸推拿康复医、教、研中心基地、国际针灸培训基地及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建设平台的优势,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理念,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的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对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结合中心的各项中医特色技术,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构架下的医联体模式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专科特色诊疗技术,努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④以专业人才为重点,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特色队伍建设

中心人才建设一直坚持围绕专科特色和未来发展方向,大力进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组织多人外出进修、培训学习,定期开展内部学习讨论、名中医查房指导,着力打造了瘫病、痛症、灸法、小儿脑病、减肥美容等6支专业技术团队。力争达到“一专多能、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