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昭玲教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特色

2014-06-09 16:12

1.对本病的认识

1.1对本病的西医思考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在详细询问病情后,根据所有之病历资料对病因进行完整、综合的分析以明确诊断,临床以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内膜医源性损伤、宫腔粘连致月经量少者,最为常见,由于近年来,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和生育年龄的普遍推后,未婚先孕和生育前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不断增加,多次及反复的人流,导致内膜功能层永久性缺损,内膜修复障碍,致内膜不能发生周期性变化,致月经量显著减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若未能及时调治,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宫腔粘连、不孕症等,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故及早治疗本病对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生育能力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西医治疗:贯以传统的人工周期替代疗法治疗月经量少,以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模拟月经周期中卵巢分泌激素的变化,如:补佳乐1mg/片,1次/日。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共21d,至服药第11-16d加服地屈孕酮片10mg,2次/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将雌、孕激素序贯使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此疗法在近期效果较好,但有相关研究报道此疗法长期运用,可能增加肝肾功能损伤,增加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1.2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思考
    女人如花似水,以水为养,以肾为根,以血为本。《傅青主女科》提到“经水出于肾”,肾为水脏,藏天生之水---“精”,女性得此水以润养。精水化气生血,下注胞宫,主宰女性生长、发育、盛衰。本病发病多虚多瘀,临床以虚证或者虚中夹实多见。人工流产术中金韧直接损伤冲胞宫,胞宫受损累及肾、冲任,而致肾及冲任二脉虚损,导致“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的生理功能失调,冲任、胞脉瘀滞,瘀血内停,同时耗伤肾之经血,血海满溢不足亦而致经水稀少。此时,本病病机则以肾虚为主,兼有血瘀。

2.诊疗要点
    在临床临诊时,大多数病人会以月经量少为主诉来就诊,在叙述病情是往往会着眼于月经量少这一症状,经常忽略、遗漏许多病因病史等细节,如工作环境、工作和生活压力、宫腔手术史、盆腔手术史等。因此,应重视对病史病因的详细询问,务求找出导致月经减少的真正原因,从根本治疗。立足于此病的病因病机,注重有孕求和无孕求、分期治疗

2.1有孕求者:经期以治疗原发疾病,调理气血,调节经量,因势利导,使胞宫胞脉络能够通畅,使盈满之血依时而下,整理宫腔内环境为原则。非经期以注重巢补肾填精、泡膜调养、补给精血为原则。

2.1.1经期:以党参、金银花、连翘、黄芪、夏枯草、玳玳花、等药物组成的内炎方,在此基础上,加益母草、大血藤、鸡血藤以活血化瘀,增加经量,或服用中成药鸡血藤膏2盒(经期服用,分成12份,6天服完,一日两次,兑服中药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消炎,整理宫内环境。若合并患有PCOS,则在此基础上加土贝母、土茯苓、木槿花等以化痰湿;若合并患有PCOS同时身形肥胖,则再此基础上加土贝母、土茯苓、大腹皮、冬瓜皮、木槿花等以利水化湿;若合并有卵巢早衰或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注意暖巢养泡、助卵养膜,食疗以暖巢煲(主要由黄精、山药、乌鸡、等组成,煲汤服用,一周一次)养巢、护巢;养泡煲(主要由石斛、黄精、山药、莲子、百合、乌鸡等组成,煲汤服用,一周一次)长泡、调泡;养膜糊(分成14份,每日一次,开水充服)长膜、养膜。同时注意情志的条畅,注意心理的变化,适当加人调达心肝脾胃之郁滞的药物,如柴胡、郁金、百合等;若合并有宫腔粘连患者,加用少许破血之品,如土鳖虫、地龙类,以破血逐瘀,疏拨粘连,以通为用,使经血顺势而下,则经量自调。

2.1.2非经期:以山药、黄精、菟丝子、桑葚子、白莲等药物组成的助卵汤,补肾填精、泡膜调养、补给精血,重用山药、白莲助膜长养,同时食疗以暖巢煲、养泡煲、养膜糊。

2.2无孕求者:以调节经量,助膜长养为主,同时注重原发疾病治疗,整体调节。

3.病案举例

周某,31岁。初诊时间:2012年6月18日初诊。自诉人流后月经量少,调理后怀孕。平素月经规律,6d/30d,量少,用护垫即可,色暗红,有小血块,经期感下腹坠胀、腰骶酸酸、疲倦乏力。孕2人流2产0,已避孕。LMP:2012年5月28日,量少,用护垫即可,色暗红,有小血块,经期感下腹坠胀、腰骶酸酸、疲倦乏力,纳寐可,二便调,舌浅紫,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辨以肾虚血瘀证。给予党参、金银花、连翘、黄芪、夏枯草、玳玳花、白术、乌药、大血藤、鸡血藤、益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21付,以调节经量,清热消炎,同时服用养膜糊(分成14份,每日一次,开水充服)助膜长养。并告知患者严格避孕。调理后,患者于2013年3月6日复诊,自诉量较前增多,也无明显不适,欲孕。则在经期,以整理宫腔环境为主,予党参、金银花、连翘、黄芪、夏枯草、玳玳花、白术、乌药、蒲公英、紫花地丁,6付,同时加服中成药鸡血藤膏2盒(经期服用,分成12份,6天服完,一日两次,兑服中药内)。非经期,予山药、黄精、菟丝子、桑葚子、白莲、月季花、橘叶、红景天、绞股蓝,14付,同时食疗以暖巢煲2个(煲汤服用,7天一个)和养膜糊1个(分成14份,每日一次,开水充服)。患者于2013年6月自测尿HCG(+),无阴道流血腹痛腹胀等症状,老师予益气健脾安胎中药10剂,同时配合饮食治疗,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安心养胎,不适随诊。

4.总结
    注重病史,抓住病因,多次及反复的人流,损伤胞宫胞脉,导致瘀血内停,同时耗伤肾之经血,血海满溢不足亦而致经水稀少。根据患者有无孕求和月经周期的变化,制定诊疗方案:经期以活血化瘀通经,增加经量,使经水顺势而下,同时整理宫腔环境为原则。非经期以注重巢补肾填精、泡膜调养、补给精血为原则,使经水流出有源。同时注重原发疾病治疗,整体调节。求因审证施治,因时制宜,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