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血证临证经验
2013-10-24 16:02
一、彭某,女,35岁,已婚,2011年1月19日初诊。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余。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则,2010年11月出差劳累后12月10日月经如期而至,前6日量色质如常,后点滴出血至今未净,日用卫生巾1片,湿1/2,色淡红,质清稀,倦怠,余无不适。2010年10月曾行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纳一般,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崩漏(气虚),治则:益气摄血调经。处方:鹿衔草、马鞭草、旱莲草、仙鹤草、地榆炭、黄芪、党参、白术各15g,荆芥炭10g,甘草5g。服药后第五天出血止,后以健脾补肾,养血调经为法巩固治疗,随访至2011年5月,未见复发。
按:本例为崩漏患者,缘平素工作劳累,劳则耗气,四诊合参,证属气虚,为防止久漏不止,病势日进,耗伤气血,故急当塞流。出血期用药在四草汤基础上酌加健脾益气及收涩止血之品,以增强止血效果。
二、符某,女,19岁,未婚,2010年2月22日初诊。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余。病史:11岁初潮,30天一行,7天净。每于月经干净1周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护垫可,色暗红,夹血块,7天净。BBT双相。LMP:2010.1.20,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余未净,量少,色暗红,无腹痛,时有腰酸。查体:今晨所换护垫湿大半,色暗红。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干结,舌暗红,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崩漏(瘀热互结),治则: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理血调经。处方:鹿衔草、马鞭草、旱莲草、仙鹤草、蒲公英、地丁、连翘、杜仲各15g,大黄、地榆炭各5g。服药后第三天出血止,下一月经周期仍有上诉症状,出血期仍以清热凉血,理血调经为法,随后以滋阴补肾固冲为法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为崩漏患者,四诊合参,证属瘀热互结,出血期急当塞流,用药在四草汤基础上酌加清热止血之品。本例为先天之精不足所致,故止血后仍需澄源复旧,滋阴补肾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