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 健康科普详细

围手术期贫血饮食攻略

2025-05-23 16:39 来源部门: 营养科 作者: 许畅

一、围手术期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在手术前后,有一个健康问题常常被大家忽视,却对手术的成败和术后的康复有着重大影响,那就是围手术期贫血。简单来说,围手术期贫血指的是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危害。

首先,围手术期贫血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当身体处于贫血状态时,免疫力会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更容易趁虚而入,引发各种感染,比如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让患者的康复之路充满坎坷。贫血还会延缓术后康复的进程。身体的恢复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就像是运输这些重要物资的“小货车”,贫血时,“小货车” 数量不足,营养和氧气无法及时送达身体各个部位,组织和器官的修复速度就会变慢,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住院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而住院时间延长,不仅意味着患者要忍受更多的病痛折磨,还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床位费…… 各项费用加起来,对患者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长期住院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康复效果。

积极处理围手术期贫血,对手术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围手术期贫血的成因

失血过多

手术过程中,出血是难以避免的,大到心脏搭桥手术、肝脏移植手术,小到普通的阑尾切除术、乳腺纤维瘤切除术,都会有一定量的血液流失。如果手术中失血过多,超过了身体的代偿能力,就会导致贫血。据统计,一些大型骨科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失血量可达 500 - 1000 毫升,甚至更多。除了术中显性失血,术后的隐性失血也不容忽视。术后伤口渗血、引流管引流出血液等,虽然出血量可能相对较小,但持续的失血也会逐渐累积,加重贫血的程度。

营养缺乏

造血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参与,如铁、维生素 B12、叶酸、蛋白质等。当患者在围手术期营养摄入不足,或者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时,就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发贫血。很多患者在手术前,由于紧张、焦虑等情绪,食欲会受到影响,进食量减少;手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对营养的需求增加,但可能因为伤口疼痛、胃肠功能未恢复等原因,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长期素食的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 B12 和铁,因为维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

慢性疾病影响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增加围手术期贫血的风险。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例,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刺激骨髓造血的重要物质,其减少会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进而引发贫血。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还会释放一些抑制骨髓造血的物质,同时,肿瘤患者常需要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这些治疗也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三、饮食管理:围手术期贫血康复的关键

面对围手术期贫血这一健康隐患,除了必要的医疗干预,合理的饮食是最经济、最基础的干预措施。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围手术期贫血的饮食管理方法。

(一)基本原则

围手术期贫血的饮食管理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据贫血的程度和个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个体化的指导。总体来说,要在保证均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 C、叶酸和维生素 B12 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避免给术后脆弱的肠胃增加负担 。

(二)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身体缺乏蛋白质时,就像工厂缺少了原材料,无法生产出足够的血红蛋白,贫血自然就难以改善。而且,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等物质,还能提高铁的吸收率,让铁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围手术期贫血的患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1 - 1.5 克 。像瘦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一块 100 克的鸡胸肉,大约含有 20 克蛋白质;一杯 250 毫升的牛奶,含有约 8 克蛋白质;100 克豆腐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8 克 。

(三)铁元素补充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核心元素,缺铁会直接导致缺铁性贫血。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动物血、肝脏、肉类等,它的吸收率较高,一般在 20% - 30% 左右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谷物、豆类、蔬菜等,其吸收率相对较低,大多在 10% 以下 。成年男性每日铁的推荐摄入量为 12 毫克,成年女性为 20 毫克 。为了更好地补铁,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比如每周吃 2 - 3 次猪肝,每次 50 - 100 克;或者每天吃 50 - 100 克瘦肉 。同时,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能让铁的吸收率大大提高 。

(四)维生素 C 的助力

维生素 C 堪称铁的 “最佳搭档”,它能将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成易于吸收的二价铁,从而提高铁的吸收率 。成年人每日维生素 C 的推荐摄入量为 100 毫克 。很多蔬菜水果都富含维生素 C,如猕猴桃,每 100 克中维生素 C 含量可达 62 毫克;草莓每 100 克含维生素 C 约 47 毫克;柑橘每 100 克含维生素 C 约 28 毫克 。蔬菜中的油菜、芹菜等也是维生素 C 的良好来源 。在烹饪时,要注意尽量减少维生素 C 的损失,比如避免长时间高温烹饪,可采用快炒、凉拌等方式 。

(五)叶酸与维生素 B12 的协同

叶酸和维生素 B12 在造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相互协作,共同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缺乏叶酸或维生素 B12 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还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成人每日叶酸的推荐摄入量为 400 微克,维生素 B12 的推荐摄入量为 2.4 微克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猪肝、豆类、坚果、深绿叶蔬菜等,比如每 100 克猪肝中叶酸含量约为 335 微克 。维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蛋类、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 。需要注意的是,叶酸在烹调过程中容易被破坏,所以蔬菜最好现吃现做,采用急火爆炒或凉拌的方式。

(六)饮食禁忌

含植酸、多酚和钙过多的食物,会与铁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降低铁的吸收率。谷物、种子、坚果、蔬菜(如菠菜)、水果中含有较多植酸;茶、咖啡、可可中富含多酚。虽然这些食物有一定营养价值,但在食用时,要注意与含铁食物间隔 1 - 2 小时 。不过,也不要过度忌口,以免导致饮食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才能让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

四、实用饮食建议与食谱示例

(一)分阶段饮食建议

术前饮食:手术前,身体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以应对手术的创伤和失血。此时,应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天可进食 5 - 6 餐,这样既能减轻胃肠负担,又能保证营养的持续供应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

术后饮食:术后的饮食恢复需要根据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术后初期,胃肠功能较弱,一般先禁食4~6小时,再喝清亮的液体,如白开水、电解质饮料等,随着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可以从流食开始过渡,如米汤、稀匀浆等,清淡易消化,并且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之后可进食半流食,像菜泥、果泥、蛋羹、鱼泥等;再逐渐过渡到软食,如软面条、软饭、米粉等,搭配上肉末和蔬菜;当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逐渐增加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二)一周食谱示例

早餐:   鸡蛋蔬菜羹(鸡蛋1 个、菠菜 20 克、胡萝卜 20 克)、小米粥(小米 50 克)、半个火龙果

上午加餐:牛奶200ml,全麦面包2片

午餐: 冬瓜肉丸汤(冬瓜150 克、猪肉末 50 克)、软米饭(大米 100 克)、清炒西葫芦(西葫芦 150 克)清蒸鱼(鱼肉50g)

下午加餐酸奶 100 毫升、香蕉1根

晚餐:菠菜猪肝汤(菠菜50 克、猪肝 30 克)、红薯粥(红薯 100 克、大米 25 克)、香煎豆腐(豆腐 100 克)

膳食分析:综合一日三餐总热量约1800Kcal,其中蛋白质:约 75 克,占总能量17%, 碳水化合物:约 230克,占总热量的54% 左右。 脂肪:约 57 克,占总热量的 29% 左右。 铁:约 12 毫克, 维生素 B12:约 3 微克 这份食谱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满足了高蛋白、高铁和高维生素B12 的需求,适合术后患者食用。

五、饮食管理与其他治疗的配合

围手术期患者因为疼痛或其他不适造成饮食摄入不足的时候,可以考虑口服营养补充剂,以上述食谱为例,可以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清蛋白、血红蛋白肽代替正餐或加餐,需要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且服用后须观察胃肠道反应和全身反应。

另外,药物治疗是改善围手术期贫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是最常见的补铁方式。但要注意,口服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为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可以在饭后服用铁剂,同时避免与牛奶、咖啡、茶等同时饮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对于口服铁剂吸收不良或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等。注射铁剂虽然可以快速补充铁元素,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敏反应等,所以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叶酸和维生素 B12 也是治疗贫血的常用药物,它们对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尤为重要 。成人每日叶酸的推荐摄入量为 400 微克,维生素 B12 的推荐摄入量为 2.4 微克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猪肝、豆类、坚果、深绿叶蔬菜等,维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蛋类、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 。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同样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刺激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 。但需注意,EPO 可能带来血压升高、血栓形成等副作用 。在使用 EPO 治疗时,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常规等指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

输血治疗是纠正严重贫血、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当血红蛋白低于 70g/L,或者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如心慌、气短、头晕等,且经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医生会考虑输血治疗 。

六、结语

围手术期贫血并非小事,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有着深远的影响。饮食管理作为改善围手术期贫血的最经济、最基础的措施,需要我们用心对待。饮食管理需要与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等紧密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重视围手术期贫血问题,积极处理围手术期的贫血,争取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