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吃饭指南
2025-05-14 17:11 来源部门: 营养科 作者: 许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管理也是改善 COPD 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COPD 患者为何易营养不良
COPD 患者常常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其背后存在多方面复杂因素。从疾病本身来看,COPD 患者的呼吸困难导致呼吸肌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呼吸运动,基础代谢率显著提高,使得机体能量消耗远超常人。同时,频繁发作的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症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食欲,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的炎症状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炎症的刺激下,体内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干扰了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和利用,进一步加重了营养不良的状况。此外,由于呼吸功能受限,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运动量不足,这也降低了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二、COPD 患者营养不良的危害
(一)呼吸功能受损
营养不良会导致呼吸肌萎缩,力量变弱,致使患者的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呼吸肌力量不足,难以有效地进行呼吸运动,不仅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还会降低肺通气和换气能力,显著增加呼吸衰竭的风险。
(二)免疫力下降
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患者抵御病原体的能力随之减弱。这使得 COPD 患者更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的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频繁发生。而感染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三)生活质量降低
患者身体日益虚弱,活动耐力进一步减退,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洗漱、行走等基本活动都变得困难重重,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心理上,患者也会因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不便,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
(四)住院时间延长与死亡率上升
营养不良的使得COPD 患者病情更难控制,一旦发病,住院治疗的时间会显著延长。同时,身体对疾病的耐受性变差,死亡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三、COPD 患者营养干预的意义
(一)改善呼吸功能
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为呼吸肌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有助于维持呼吸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肺功能。
(二)增强免疫力
均衡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因感染导致的病情急性加重,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
(三)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改善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会得到提升。身体有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活动耐力增强,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心理上也会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四)降低医疗成本与死亡率
有效的营养干预可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性,降低死亡率,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和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四、合理规划进食时间
(一)巧妙避开呼吸艰难时段
COPD 患者的呼吸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在呼吸异常困难时进食,不仅会严重影响进食的舒适度,还极有可能引发呛咳等危险情况。例如,清晨刚睡醒时,身体的各项机能还处于逐步恢复的阶段,呼吸往往较为急促,此时就不适合立刻进食。患者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舒缓活动,如在室内缓慢踱步,待呼吸逐渐平稳之后,再开始用餐。
(二)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准则
将一日三餐合理地拆分成 5 - 6 餐,坚决避免一次性进食过量。大量食物进入胃部后,会导致膈肌向上抬升,进而压迫肺部,让呼吸困难的症状加剧。早餐可以选择小米粥、蒸蛋羹这类容易消化的食物;上午 10 点左右,补充半个苹果等水果;中午适量食用瘦肉、蔬菜;下午 3 点吃少量坚果;晚餐摄入适量的主食和蔬菜;睡前 1 - 2 小时严禁进食,防止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
五、精准挑选食物品类
(一)优先选择高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修复受损组织的关键营养物质。COPD 患者由于呼吸肌工作强度加大,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建议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比如,每周可以安排 2 - 3 次鱼肉的摄入,每天务必保证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的摄取。
(二)合理搭配高热量食物
由于呼吸困难会致使能量大量消耗,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来维持身体运转。可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取量,但一定要把控好二者的合理比例。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 45% - 60%,脂肪占 25% - 35%。像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复杂碳水化合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健康脂肪则可从橄榄油、鱼油中获取。
(三)积极摄入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例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营养成分;海带、紫菜等食物则富含碘和其他多种矿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四)避免易产气食物
豆类、洋葱、土豆、红薯等食物容易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胃肠道胀气,加重腹部的不适感,要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量。
六、COPD 患者一日高能量高蛋白食谱
早餐:燕麦牛奶粥(燕麦片30 克、牛奶 250 毫升)、水煮蛋 1 个(鸡蛋 50 克)、全麦面包 2 片(50 克)、黄油 5 克。
上午加餐:杏仁10 颗(10 克),豆浆200ml。
午餐:糙米饭(糙米100 克)、香煎三文鱼(三文鱼 100 克)、清炒时蔬(西兰花 100 克、胡萝卜 50 克)、芹菜炒香干(芹菜50g.香干50g)。
下午加餐:酸奶100 克、水果(苹果 100 克)。
晚餐:荞麦面条(荞麦面100 克)、鸡胸肉炒洋葱(鸡胸肉 80 克、洋葱 100 克)、凉拌黄瓜(黄瓜 100 克)、核桃油 5 克。
膳食分析:该食谱一日总热量约1900千卡,其中蛋白质:约82克,脂肪:约74克。碳水化合物:约202克。蛋白质供能比:约占17.3%。 脂肪供能比:约占35%。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约占47.7%。此食谱中总热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供能比均基本满足要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患者维持身体健康。
七、进食不足的应对方法
(一)心理调节与环境优化
COPD 患者因长期患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抑制食欲。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与陪伴,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积极心态。用餐环境也很重要,保持环境整洁、安静、舒适,避免嘈杂和异味,可播放舒缓音乐,营造轻松的用餐氛围,以增进食欲。
(二)调整饮食形态与口味
若患者因咀嚼或吞咽困难导致进食不足,可将食物切碎、煮烂,如将肉类制成肉丸、肉末,蔬菜打成蔬菜泥。根据患者口味偏好,适当调整烹饪方式和调味,增加食物的吸引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咸、过甜、过油腻。比如,喜欢酸甜口味的患者,可制作番茄肉丸汤;喜欢香辣口味的,可在食物中少量添加辣椒调味。
(三)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可适当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这些补充剂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制剂,可在两餐之间服用,补充进食不足导致的营养缺口。
(四)寻求医疗帮助
若进食不足问题持续存在且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影响食欲,如胃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等,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八、切实掌握进食技巧
(一)务必细嚼慢咽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坚决避免快速进食或者边吃边说话,防止过多的气体进入胃肠道,加重腹胀等不适症状。建议每口食物咀嚼 15 - 20 次,这样不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有效降低呛咳的发生风险。
(二)及时调整进食姿势
进食时尽量保持身体坐直,切勿弯腰驼背,因为这样的姿势能够促使膈肌下降,增加肺部的活动空间,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的感觉。倘若患者体力较差,无法长时间保持坐立姿势,也可以采用半卧位进食,但一定要确保上半身有一定的抬高角度。
(三)有效控制进食速度
放慢进食的速度,杜绝狼吞虎咽。一顿饭的进食时间最好控制在 20 - 30 分钟左右,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进食过程,减少因进食过快而引发的呼吸不畅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COPD 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份指南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患者走向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