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贵中药---阿胶的作用有哪些?
2018-05-10 19:1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4-16 15:10:27 作者:事业发展部 文字大小:[大][中][小]
阿胶,亦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驴胶,因原产于山东东阿县东阿镇,并以阿井水熬制而成,故定名为阿胶。其入药历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即有记载,并被列为“上品药”,认定其久服益气,有补血、止血、安胎之功,可用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及胎动不安等症。自汉代以来的许多医药著作中均对其良好的治疗作用给予了肯定,直到当代的《中国药典》亦界定其功效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众多中医临床医家常将其用治多种血虚症、多种出血症、阴虚火旺证及妇科多种病症,确证其效验显著,受到了广大医药消费者的喜爱。
现代临床使用最多的:一是补血,治疗西医所称的贫血症,对增加血液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一定帮助,可改善全身功能,包括造血功能。二是止血,主要是阴虚出血,尤其是肺结核咯血,兼有燥咳虚热者最合适;还有止崩漏下血,西医所称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以及大便带血、尿血、血痢等。但用于止血,多限于出血的轻症,对出血重症则无用。三是多用治妇女月经不调、滑胎。四是治血虚心烦,多见于神经衰弱、失眠、舌质红、脉细数等症者。五是取其清肺润燥作用,用治肺燥咳嗽,以干咳无痰、咽喉干燥者更为适宜。六是用治阴血亏损、虚风内动所致的痉厥抽搐。
阿胶,在古代历史上,一直是向皇帝进贡的贡品,成为“贡胶”,历代医药名家在配方使用中创制了很多经典名方,如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的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配阿胶、鸡蛋黄、芍药滋阴降火,成为治疗阴虚火旺、心烦、失眠的奇效方;还有张仲景所创的胶艾汤,以阿胶为主药,一直被用为养血止血、调经安胎的良方;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的“大定风珠” “小定风珠” “三甲复脉汤”等滋阴息风、治疗阴虚风动、痉厥抽搐之症的方药中均用了阿胶。当代研制的阿胶养血颗粒、阿胶养血糖浆、驴胶补血冲剂(颗粒)、阿胶补血口服液、阿胶三宝膏、阿胶当归合剂、阿胶生化膏等,均因具有良好的补血养血作用而饮誉华夏。
最近,有人拿这味疗效确切的常用中药说事,认为“吃阿胶不如吃鸡蛋”,“鸡蛋的蛋白质质量比阿胶的要好”。我们并不否认鸡蛋的作用,但阿胶就是阿胶,鸡蛋就是鸡蛋,二者各有是用。鸡蛋虽以“鸡子”之名亦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功能滋阴润燥、健脑安神、养血安胎,可用于体质素虚、营养不良、气血两虚、妊娠胎动不安及产后、病后调养,但多引入乳蛋食品、食疗之用,只要条件许可,随时均可作为营养食品享用,却较少将鸡蛋直接作为药品使用。鸡蛋永远也不可能充代阿胶。
同时,阿胶与鸡蛋的来源完全不同。阿胶,是由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精细加工熬制而成。鸡蛋,为雉科雉属动物家鸡所产的卵。一为皮,一为蛋,所含成分哪能完全相同。阿胶制作方法十分讲究和精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熬炼36小时以上,并需加入定量矫臭剂黄酒和定量矫味剂砂糖,出胶前半小时左右还要加入定量豆油,也决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阿胶就等于水煮驴皮”。(药学部 刘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