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养生品花茶
2017-01-20 14:58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刘绍贵教授 湖南省名中医)
花茶,又名香片、香花茶、熏花茶、窨花茶。它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饮,顿觉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既为士庶之族喜爱,又受养生家的推崇。追溯其生产和饮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清代即已形成我国的一种特殊茶类,其中有的花茶甚至饮誉全球。笔者应邀特简介以下几种常见常用的花茶。
一、茉莉花茶
茉莉花,为木樨科植物茉莉的花,许多庭院内或家居窗台上有栽种,是用于观赏和美化环境的一种高雅花穗,入药记载可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多用于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有良好的消炎解毒作用。并有利于消除口臭,防治月经不调。用于制茶:系将茶叶与新鲜的茉莉花拌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其茶外形秀美,毫峰显著,香气浓郁,鲜灵持久,所泡茶液黄绿明亮、鲜醇爽口。每次1杯(约150毫升左右),1 天1~2杯。但经常便秘的人不宜饮此茶。
二、菊花茶
菊花,更是妇孺皆知的一种花穗,入药历史已有2000多年,其保健制品更是多不胜数,其品种甚多,但以杭白菊和黄山贡菊更为有名。菊花入药主要取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功,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头晕头痛等症。现代研究证实:菊花主含挥发油、腺嘌呤、胆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并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体力、镇静等作用。
菊花茶虽有茶名,但确是不加茶叶的茶,只需取洁净干燥的菊花3~5朵,直接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或略加煮沸后成饮。其色淡黄或淡绿,其香芬芳浓郁,其味甜中微苦。有的人亦常在其中入5~6克枸杞子,或加入少量蜂蜜、冰糖调味,使其具有更好的养肝明目等保健作用。但由于菊花药性偏凉,虚寒体质者不宜常饮,青年女性不宜饮,食欲不佳具有腹泻者忌服。
三、桂花茶
桂花,为木樨植物木樨的花,每年8~9月间其花怒放,远近飘香,令人陶醉。入药记载见于清代的中药著作《本草纲目拾遗》。功在温肺化饮、散寒止痛,适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疝气疼痛及牙痛、口臭。主含挥发油,现代常用于健胃,促进消化。入茶历史亦很悠久,且为一种很名贵的花茶。茶与花的比例一般为10:3,即10两茶叶3两花,先用鲜嫩茶叶作成茶坯,再按比例加入鲜桂花,经窨制而成。所得花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有幸品饮,确有神清气爽之感。不过因桂花味辛性温,发热患者或体内湿热较重的人不宜饮用。
四、玫瑰花茶
玫瑰花进入药用,则属行气活血药,味甜微苦,其性微温,既能疏肝理气而解郁,又能和血散瘀而调经,多用于胁痛、胃脘胀痛、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当代多用作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更多用作示爱、未婚的表征。其花娇艳美丽,富含香茅醇、橙花醇、香叶醇等多种挥发性成分,尚含多种维生素及钾、钙、镁等矿物质。药理研究证实:其所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和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更有助于女性美容,常被用作清洁、净化和调节肌肤的收敛剂。
用玫瑰花窨制花茶,早在明代《茶谱》书中即有详细记载,即用新鲜玫瑰花和茶叶的芽尖按比例混合,然后窨制而成。亦可直接取花蕾3 ~ 5朵,沸水冲泡,焖5分钟左右后即可饮用。其茶液颜色粉红,香气芬芳浓郁,甜味中略带清苦,适当调味可加少许蜂蜜或冰糖。饮得此茶,有舒缓情绪、清除疲劳之感。时下,常见许多炒龄女郎饮用。但发热患者及阴虚火旺之人应慎用。
五、金银花茶
金银花,亦名忍冬花、二宝花、银花,它属于一种药用花穗,是一种功效卓著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常用中药。其气清香,其味微苦。现代研究证实:对多种细菌、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有提高人体耐缺氧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抗衰防癌等作用,其用甚广。用银花配制的茶类,多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的保健茶。
目前市场上的金银花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拌和,同窨制法制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与绿茶拼合而成。这两种茶,前者花香扑鼻,以品尝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淡,但银花本身的药效作用保持较好,不失其保健效果。其用量均为3~5克。当进入炎炎的夏日之后,多种配入银花的凉茶,更成为一种普遍的风尚和喜爱。但因银花药性偏寒,不宜长期饮用,更不宜秋冬寒凉季节饮用;脾胃虚寒者及妇女月经期内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