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科普园地详细

关于几种含中药食品与药品的服食法

2017-01-20 15:00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绍贵)

  最近,有关报刊媒体提出的“薄荷糖”是一种糖果类的副食品,阿胶枣、茯苓饼属于传统糕点类的副食品,酸梅汤为夏秋季常用的一种饮料,龟苓膏是一种清热败毒的主要用治皮肤病的药品,不宜均归于零食类。且各有差异,不宜将他们当做零食随意或大量食用。

  薄荷糖的原料主要是白糖和薄荷,白糖味甜,性质平和,可供给人体能量,属于补益营养之品;薄荷味微辣,气香,性凉,功能发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等病证,并常用作部分食品的调味剂和添加剂,在薄荷糖中主要起调味作用。作为糖果可食,但不可当作零食大量服用,更无需天天食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应随意食用。

  阿胶枣,主料为红枣,配料为桂花、陈皮(即橘子皮)、阿胶。红枣,中医常以大枣为名,味甜,性微温,是一味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良药,也是人们喜食的果品;桂花气香,味微辣,性微温,用于配料主要取其调味,抑制阿胶的腥味,便于食用,同时取其温胃、散寒、化痰、除口臭等作用;陈皮,即橘子皮,为中医临床常用的行气药,多用于脾胃气滞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胸腹胀满、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病症,用作阿胶枣的配料,是为了防止阿胶的滞腻之性,增强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配料中的阿胶,是用驴皮熬制的一种胶剂,是老百姓熟知的一种补血止血的良药,用于制作阿胶是为了增强红枣补脾胃和养血补血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多数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有痰湿咳嗽、感冒发烧、腹胀腹满、牙齿疼痛的人,糖尿病患者等是不宜食用的。同时,1次也不宜食之过多,不宜长期服用。

  茯苓饼,原为一种宫庭食品,自明清以来约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我国北方销用较广,为北京市的特产副食品。配方主料为优质茯苓(打成细粉),加大米(粉)、白糖制作而成。方中茯苓为利水除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之药,性质平和,多入淡补平补方药中用,并视为药食两用之品;大米为我国绝大多数民众的主食,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粮;白糖既为补益的营养物质,又是调味的佳品,用入茯苓饼中可使其甜适可口。茯苓饼适用面较广,男女老少皆宜,但体内湿热壅盛、肾阳虚衰而有滑精者应慎用,感冒发热者应慎用,糖尿病患者不宜食。

  酸梅汤纯系饮料,方用乌梅、山楂、甘草。该饮料主要取乌梅生津止渴,山楂的健胃消食作用,以及甘草的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作用,因夏秋季节,很多人容易感受热邪,容易出汗,加之有的人常贪凉饮冷,损伤脾胃,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故在夏季或初秋时节适当饮用是可以的,但乌梅含酸性成分较多,胃酸较高的人不宜多饮,另外饮料中含糖较多,糖尿病及肥胖的人不宜饮用。

  龟苓膏,系用乌龟除去内脏,加入生地黄、土茯苓、金银花、甘草、绵茵陈、火麻仁等制成,乌龟虽为滋阴潜阳、强筋健骨的补品,但土茯苓、金银花、甘草,包括生地黄、绵茵陈、火麻仁,均为清热解毒或清热利湿之品,原本用于皮肤疾患,对阴虚血热所致的皮肤病效果较好,不应将其引作食品,更不宜引作零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