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科普园地详细

地下矿藏药物也很多

2017-01-20 14:5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绍贵)

  中药不仅有取自自然界的植物药和动物药,而且还在地下矿藏中采集了许多药物,无论在早期的药物著作中,还是在纪年后的许多著作中均有矿物药的记载,有中医经典之称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收矿物药46种,有的尚被列为“上品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载矿物药161种;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收矿物药82种,目前常用的为50余种,如石膏、滑石、磁石、钟乳石、花蕊石、明矾、炉甘石、硼砂、赭石、雄黄、朱砂、硫黄、砒石、紫石英、自然铜等,还有古生物化石龙骨、石燕、琥珀之类,以及用人工方法制成的单质化合物,如轻粉等。虽然其中有的有毒,甚至有大毒,但用之得当,却也可成为良药。本文仅引5种,略作介绍。

  妙用朱砂有奇效

  朱砂含汞、有毒,世人皆知,其入药历史悠久,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在许多清热解毒、芳香开窍、镇静安神、熄风止痉、止咳、治伤外用和儿科使用的成方制剂中均用到了朱砂,如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牛黄千金散、磁朱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宫丸、保赤散、紫雪散(丹)等。全国名老中医张泽生曾用本品治愈顽固性呕吐,一度传为佳话,据载某年轻女士,因食山芋干,始觉腹胀不适,继则呃逆频作并呕吐,他医用降逆之药,虽止呃逆,但食后胃气上冲,每日必吐3次,渐至食入即吐。病经4月后,投张治疗,张用朱砂散治愈,以致被人称奇。

  但朱砂含汞,过量或长时间用药,可产生急性或慢性汞中毒,故近十多年来甚至有人提出要废止不用。不过,本人认为谨慎使用是应该的,不要滥用。首先是孕妇、儿童应慎用;第二是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第三,应控制用量,只用0.1~0.5g,不可随意超量或长时间使用;第四要注意用法,必须经“水飞法”研成极细粉用,且只宜生用,忌用火制;不入煎剂,多入丸、散,或以极细粉,用药汁冲服;第五,朱砂反铝、反碘,研磨及服用器具严禁使用铝匙、铝碗,也不能与昆布等含碘药物配伍使用;第六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不要轻易自行使用。

  朱砂,亦名丹砂、汞砂、辰砂,主产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商品有朱宝砂、镜面砂、豆瓣砂等规格。现代研究证实:具有镇静、催眠、抗菌等药理使用,可用于多种精神疾患、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心动过速、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病毒性心肌炎等,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

  攻毒杀虫有雄黄

  雄黄药用历史悠久,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三个药方中用雄黄治疗疥癣的记载。民间把端午节喝雄黄酒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或用于驱邪杀虫,一度成为习俗。但雄黄含二硫化二砷,国家已将其定为毒性中药。因其具有良好的解毒杀虫、燥湿化痰和制止疟疾发作的作用。广泛引入许多成方制剂中使用,如许多人熟知的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丸、牛黄清心丸、紫金锭、六神丸等方药组成中均用到雄黄。现代研究尚发现其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治疗使用。本品很少直接用于内服,要内服时多入丸、散,不入汤剂,内服时禁用火煅或焙炒。外用多用于疥癣、麻风、皮肤癌、子宫癌等癌症,需研成极细粉撒或调敷,或烧烟熏。

  本品内服可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症状,严重时可见尿血、血水便、发热、烦躁,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使用时应注意:①内服应慎重,更不宜超量、久用。外用时亦不宜大面积涂搽或长时间持续使用。②内服用量,仅0.05~0.1g。③阴血亏虚者及孕妇禁用。④儿童应慎用。

  砒霜虽毒,用之得当也治病

  砒霜,为砒石经升华而成的三氧化二砷的精制品,味辛、酸,性热有大毒,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在传说中和现代少数电视、电影中,可见古时有人用砒霜谋财害命的惨状,今人十分后怕。但此物虽毒,却可蚀疮祛腐、杀虫、祛痰定喘、制止疟疾发作。内服可用于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等。如用砒霜与淡豆豉制成的“紫金丹”治疗寒痰哮喘;外用可用于外科顽固之疾,如花斑癣、痔疮、恶疮等。现代多将砒霜归入拔毒化腐生肌药,主要作外用,一般不内服。

  时代李时珍,见一妇女患腹胀,肚大如鼓,诸医治之无效,经诊断后,李用一粒大的红枣,挖去枣核,然后放入极少量砒霜,让病妇把药枣吞下,半天以后,病妇竟屙出许多虫状物,腹胀随即消去了大半,照此用了3~4次,病妇即恢复了正常。以后,李时珍又用砒霜治愈了一名因患“癥瘕”,腹胀疼痛,闭经的患者,说明砒霜的药效是肯定的,只是因毒性太强,一般医家均不敢贸然用之。

  砒霜的毒性,主要是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砷与含巯基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出现中毒。见重度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表浅、中枢神经麻痹,继而呼吸麻痹,或见剧烈腹痛呕吐、腹泻虚脱、昏迷,终致衰竭死亡。慢性中毒则见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麻木、肌肉萎缩震颤等,最终亦可导致死亡。

  如需内服,应入丸、散,剂量2~4mg;外用研粉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敷。①体质虚弱者禁用。肝、肾、心功能不全者忌用。②孕妇、儿童禁用。③必须按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安神、化瘀用琥珀

  琥珀,亦名虎魄、虎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商品按产地有云珀、广西珀、河南珀、湖南珀、抚顺珀之分。未经加工者称“毛珀”,系天然产品,表面不光滑,入药多用;加工者有“光珀”之名,表面光滑,多作器皿,又称“器珀”。本品入药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名医别录》中即有记载,具有镇静、安神 、活血、利尿等作用,多用于心神不安、心悸不寐、惊风、癫痫、瘀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血瘀腹痛、小便短少黄赤或血尿,现代多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梦游症、神经衰弱、急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火及包块、宫外孕、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等。远古时代即被人们视为珍宝,公元前四世纪,被希腊人誉为“北部的黄金”,古罗马视琥珀为昂贵的装饰品,我国古代被人称为“神药”。据传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用琥珀治好了一位因“难产致死”已装进棺材的妇女,保证了母子平安,生下了一个胖小子;另传,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和,不慎用刀误伤了心爱的邓夫人,面部留下了一个较大伤口,医生以琥珀粉、朱砂粉及白獭的脊髓等调配外敷,结果伤口很快愈合,并未留疤痕,更加白里透红、娇艳妩媚。

  琥珀的用量为1.5~3g,内服多入丸、散,不入煎剂,或研粉用药液和蜂蜜调服。外用,多研粉撒。阴虚而有内热之人、没有气滞血瘀症状者应忌用。

  硫黄原是火中精

  硫黄,为硫黄族矿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硫黄与焰硝相配自古用为爆炸物料,药用治疗疥疮等皮肤疾患均为世人所知,在华陀弟子所著的《吴普本草》中即有记载。主含成分为“硫(S)”,具有杀疥虫、杀菌、杀真菌、缓泻、消炎、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中医临床多外用于解毒、杀虫、疗疮,对疥癣、秃疮、阴疽恶疮等有良好疗效,人们熟知的有“硫黄软膏”;内服可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有报道可用于遗尿、慢性肾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便血、寒湿带下、坐骨神经痛、癌肿等病症。不过,内服已极少用。

  硫黄外用,应研成细粉,用油调或制成软膏涂敷患处;如需内服,必须由医生处方,且多入丸、散,用量应控制在1.5~3g之内。因本品有毒,需经炮制后用,且不宜多服、久服。如服用过量,易在肠内生成大量硫化氢及硫化物,被吸收入血液后,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硫化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或致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同时,需注意:①阴虚火旺之人及孕妇应禁用。儿童忌用。②应置放于干燥处,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