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腹泻怎么办
2017-01-20 14:56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主任 主任药师 欧阳荣)
经常有患者咨询,喝了中药后腹泻是否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人,特别是肠胃功能不太好的患者在服用具有清热、滋阴、泻下、理气或者药性偏寒的中药时都会有轻微的泻下症状,这是正常现象,只要腹泻不严重可不用担心。
如果服用中药后出现较严重的腹泻,这时应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处理。
可引起腹泻的中药主要是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具有泻下通便作用,如果是便秘患者使用后出现腹泻是疗效的表现,如果非便秘患者用了此类药,服后常伴有腹痛,一般服后数小时即可泻下数次。脾胃功能欠佳也是最常见的致泻原因之一。长期脾胃功能欠佳的患者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这样,医生在遣方用药上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泻下药物的使用。同时,这些患者在服用中药时也更应该注意药液的温度、服药的次数、服药时间等,尽量避免汤药对脾胃功能造成损伤。
其次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和平肝潜阳的中药也可能导致腹泻,因为,清热泻火药性寒凉,通过通便发挥泻火的作用,如栀子苦、寒,能泻火除烦,可能引起腹泻;活血化瘀药多具有一定的滋润通便作用;平肝潜阳药因其平肝重坠向下之性,多少也会对排便造成影响,都可能引起腹泻。服药后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腹泻,可以酌情减量,或改为饭后服用。如不能耐受,应立即停药或咨询医生。
如果药方里有一些种子果仁类药物,如桑椹子、菟丝子、桃仁、苦杏仁、核桃仁等,因种子果仁药物含有较多的油脂,也可能会滑肠通便而致腹泻。一般情况属正常现象,如较严重,需减量或停用。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也可引起腹泻,那就是“过敏体质患者”,腹泻是过敏现象之一,每个人都要注意并记住自已过敏的药品,因为此种腹泻一旦发生,将较严重,要引起注意。一般需停药或对症治疗。
如果在服用温热类中药如附子、桂枝等的同时,喝冰啤酒、冰西瓜,或者吃着螃蟹、河蚌等寒凉的食物,也可导致腹泻。故在服用中药期间要忌寒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