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科室动态详细

这些中药“本是同根生”,然而功效却大有不同!切不可乱用

2024-08-14 10:29 作者: 肖望重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肖望重


在常用的中药里,有这样一些药物,它们来自于同一种植物,但由于入药部位、炮制方法或采收时间的不同,导致药效也各不相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肖望重进行了详细介绍。

因入药部位不同而功效各异——紫苏

紫苏生长在我国各地区的山野路旁,因有特异的香气,能祛除鱼虾的鱼腥味,经常是烹饪鱼虾海鲜的必备佐料,也是一味浑身是宝的中药。

紫苏叶

紫苏叶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

《药品化义》中指出,紫苏叶“为发生之物”,“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本草汇言》中提到紫苏叶“散邪而解表”。因此,紫苏叶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吐等症以及解鱼蟹中毒。

紫苏梗

紫苏梗是紫苏的干燥茎,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作用。

《药品化义》记载,紫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因此,临床上常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紫苏子

紫苏子是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肺经,主要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

《本草汇》记载紫苏子“散气甚捷,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故紫苏子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


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各异——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制作佳肴不可或缺的佐料,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同时,生姜也是一味中药,通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功效各不相同。

生姜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在秋、冬二季釆挖,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作用。

《名医别录》记载:“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生姜因其辛味显著,重在于发散风寒,故药效特点是“走而不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

干姜

干姜是以生姜为原料干燥后入药,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作用。

干姜既能消除里寒以“散”,又能助阳回阳以“守”,故药效特点是“能走能守”,常用于治疗脾胃寒证出现的脘腹部冷痛、寒饮喘咳、呕吐腹泻、脉微肢冷等症。

炮姜

炮姜是以干姜为原料经过砂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又叫黑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作用。

由于炮姜无辛散作用,专守中焦,止血又止泻,故药效特点是“守而不走”,常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症。

煨姜

煨姜是将生姜通过煨制法煨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作用。

生姜经煨制后辛温不燥,辛散药力不及生姜,而温中止呕功效较生姜强,故煨姜常用于腹痛呕吐、大便泄泻等症。


因采收时间不同而功效各异——枳实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古人对橘树与枳树的地理区分,枳树是芸香科柑橘属的小乔木,所结果实因采收时间不同而功效不同。

枳实

枳实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干燥幼果,常在每年5-6月制作 ,性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因行气作用较强,临床上常用于胃肠积滞、痞满胀痛、胸痹结胸等实证的治疗。

枳壳

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未成熟果实,常在每年7-8月采收,性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枳壳行气作用较为和缓,擅长宽中除胀、行气消滞,临床上常用于虚实夹杂的病情,如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胀满等。

由于两者均具有行气作用,可能促进孕妇的子宫收缩,故妊娠患者应谨慎使用。

医生提醒,因入药部位、炮制方法、采收季节等不同而导致功效不同的中药还有许多,如肉桂与桂枝、天花粉与瓜蒌、枸杞子与地骨皮、生地黄与熟地黄等等,它们因功效不同而不能互相代替,应在专业药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