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讲——血证

2013-08-05 21:45

血证是个大病,是个笼统的名称,它包括7个主要的病症:衄血(主要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大便血,小便血,紫斑(斑疹,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紫癜)。

血证在《黄帝内经》里面包括的范围挺广,包括三种病证:第一种病证是出血证,就是各种部位出血;第二种病证是脱血证,脱血又叫失血,西医称为贫血,这也属于血证;第三种是瘀血,瘀血阻滞也属于血证。但我们内科学讲血证,主要是指出血病证,刚才前面讲的七种都是指出血病证而言。

血在人体里有固定的位置,除了五脏藏血以外,人体的血液循环是随着脉管运行的。这个话在《黄帝内经》里早就指出了: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脉管就是血液运行的地方,人体血液在正常情况下,是随着脉管运行的,这是正常的。在什么情况下血不随着脉管运行那就必然产生出血的病证,这就是异常情况,《内经》对这种异常情况也有论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灵枢·百病始生篇》)这里所讲的阳络是指在表、在上的络脉;阴络是指在里、在下的络脉。换句话讲,在上部或在表的络脉损伤就会出现衄血,在内部或在下部的络脉损伤就会出现大便、小便下血,又叫后血。《灵枢·百病始生篇》就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出血是由于络脉损伤导致的。

络脉怎么又会损伤呢?血液为什么不在正常情况下运行会造成出血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病理呢?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面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血本阴精,不宜动也,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损则为病。盖动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多由于气,气损则血无以存。这就给我们指出了2个很明确的理论:血液为什么会溢于脉外,为什么会造成出血呢?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火热太甚,逼血妄行;二是由于气虚亏损,不能摄血,造成气不摄血的血液妄行,如是就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出血病证,这就是它的病理所在。所以我们讲各种出血病证它的病因病机无非就是这两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一)衄血

衄血有很多种,鼻衄(鼻子中出血)、齿衄(牙缝中出血)、耳衄(耳朵中出血)、目衄(眼睛中出血)、舌衄(舌子上出血)、乳衄(乳房上出血)、肌衄(皮肤上出血水)。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只有两种:鼻衄、齿衄。

鼻衄

鼻衄的主症

从鼻子流血出来。有的是損鼻涕时出来,有的是自然流出来,有的一个鼻子流,有的两个,都是鼻衄。

病位在肺。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侠篇》)鼻由肺所主。还与胃、肝有关。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喉咙上方)(《灵枢·经脉》),这就是说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的经脉都走鼻子,因此鼻子有病,不仅与肺直接相关,而且还与胃、肝有关。所以我们辨证鼻衄就一定要考虑这三个脏腑的关系。

2. 鼻衄的辨治要领

风热犯肺

风热者,外感风热之邪也。如风热感冒往往可出现鼻衄。这种情况在临床不多见,往往伴有感冒的症状,发热、畏风、鼻塞、鼻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疏风清热。主方用桑菊饮。

肺热阴虚

肺热阴虚实际上就是肺阴虚,也可以讲阴虚肺热。以肺阴虚为主,挟有热象。是鼻衄中最常见的一种症候。这种鼻衄往往易受气候影响(如天气燥热、直接晒太阳、吃辣椒过多、吃牛羊肉、喝酒),经常反复发作。症状表现一定有阴虚的症状,最大特点是口、鼻、咽喉干燥,口干,舌红少苔或者一点点薄黄苔,脉细数。

治疗:主方用甘露饮。甘露饮有好几个,还有苓桂甘露饮、甘露消毒丹,我这里用的是甘露饮。

胃火炽盛

胃的经脉起于鼻之交頞,与鼻相关,因此胃火盛可以影响到鼻,产生鼻衄。这种鼻衄出血来势猛,而且有典型火热症候,口渴喜冷饮,口臭,便秘,有的以鼻衄为主,甚至还挟有齿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疗:主方用加减玉女煎。《内科学》用玉女煎是不对的,这两个方有所区别。加减玉女煎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在玉女煎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石膏、知母、生地黄、麦冬、牛膝共5味药。一清阳明胃热,石膏、知母;二养阴,生地黄、麦冬;三牛膝引火下行,兼养阴。因此是治胃火燔炽的主方。大便秘结加大黄。

肝火犯肺

前面讲过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与鼻相关,因此肝经有病也可以影响到肺,影响到鼻,造成鼻衄。肝火旺盛可以犯肺,引起鼻衄。凡是肝火必然有三个症状:心烦;口苦;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主方用龙胆泻肝汤。

齿衄

齿衄的主症

牙缝出血、牙龈出血。但是要与牙疳区别。牙疳也有牙出血,但主要是牙龈腐烂、发臭、牙龈发紫(暗色)。

齿衄病位在哪呢?《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上齿为胃阳明经脉所主;《景岳全书》: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牙齿由肾所主,牙龈由胃所主。基于这么一个理论,齿衄的病位主要有2个:胃和肾。胃火燔炽导致齿衄;肾阴虚,虚火上炎也可以引起齿衄。因此齿衄就两个证,一个实证,胃火燔炽;一个虚证,肾阴虚,相火旺。

历代医家给齿衄取了一些名称,又称为牙衄、牙宣。

齿衄的辨治要领

实火

阳明胃经实热,也可以讲是胃火燔炽,但与前面讲鼻衄的胃火燔炽有区别。区别在除齿衄外,还伴有:牙龈肿痛;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典型的胃火燔炽症候。

治疗:主方用清胃汤。应与清胃散相区别,清胃汤出自《医宗金鉴》,用治胃火齿衄;清胃散,出自《兰室秘藏》,用于治胃火牙痛。

我在这里提个疑问:刚才讲鼻衄胃火燔炽,现在讲齿衄胃火燔炽,同样都是有热,同样都是胃火燔炽,前面鼻衄用加味玉女煎,后面齿衄用清胃汤,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奥妙所在。同样是衄血,同样是胃火燔炽,可是出血部位不一样,一个是鼻子,一个是牙齿,用的方子就不一样,胃火燔炽的鼻衄要用加味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黄、麦冬、牛膝;胃火燔炽的齿衄用清胃汤,生地,丹皮,黄连,黄芩,升麻,生石膏。所以学中医必须融会贯通。

肺的特点是什么?胃的特点又是什么?鼻衄是肺的部位出血,鼻者,肺之官也。齿衄是齿的部位出血,齿是胃所主。胃主燥,肺勿燥,这就是两者的生理特点,治鼻衄的时候尽管是胃火引起的,你清胃经邪热不能用苦寒药,为什么呢?肺勿燥,不能用热药,只能用辛寒的药。胃主燥,你就可以直接用苦寒药,直泄胃火,用黄连、黄芩。这就是清胃汤与加减玉女煎的区别所在,根据肺、胃生理特点的不同,我们用方就大相径庭。

阴虚火旺

主要是肾阴虚,齿摇复动,口干夜甚,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疗:滋水清肝饮、二至丸。二至丸滋阴养血,凡是属于肾阴虚,相火旺,二至丸都可以用。

(二)咳血

咳血的主症

血随咳嗽而出。有几种情况:痰中带血;咳而出鲜血;咳出血中带泡沫。总之咳血一定有咳嗽的症状。

咳嗽发自肺,因此咳血必定与肺相关。《灵枢·邪气脏腑篇》:肺脉微急,为肺寒热,咳唾血。我们把咳血又称为咯血、唾血,都是根据《内经》来的。后世许多医家都是这么讲的:咳血者,出于肺也,咳嗽痰中带血也。

咳血的辨治要领

燥热伤肺

也可以讲是风燥伤肺。我们讲咳嗽病的时候有一个燥咳,讲感冒病的时候有一个挟燥感冒,都有咳嗽,都有畏风、发热,但是燥咳的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咳嗽少痰,咽干,甚至鼻血、痰血。这个咳血只是咳血多一点,跟前面讲的燥咳是一回事。那边是以咳嗽为主,这里是以咳血为主。感受风燥之邪以后,或者是感冒加重,或者是感冒症状开始衰退,出现的咳血。主症:咳嗽,痰中带血,口咽干燥,甚至鼻衄,微发热,舌红少津,脉浮细数。

治疗:主方用桑杏汤。

肝火犯肺

咳嗽病有肝火犯肺的咳嗽,但是没有讲咳血。咳嗽有血,必然有肝火犯肺的特点,咳呛气促;咳而胁痛;口苦,心烦,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西医所讲的支气管扩张属于这一范畴。病人往往反复发作,易于因天气变化、情志、饮食辛辣而发作。

治疗:主方用咳血方。我们讲肝火犯肺咳嗽的时候用黛蛤散合泻白散,这两个方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更为准确的是用朱丹溪的咳血方。咳血方治支气管扩张,我在临床上应该有70%的把握。

阴虚肺热

也可以讲肺热阴虚。往往见于病人有结核病史。咳嗽反复发作,咳嗽严重,咳血随之严重,咳嗽减轻,咳血随之减轻,必然有阴虚症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咽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主方用百合固金汤或清燥救肺汤。我们治疗肺结核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他是以咳血为主,他是以烦热为主,他是以胸痛为主,他是以咳嗽为主,他是以脾虚为主,我们先要搞清楚。如果他是以咳血为主的,上面两个方都适合。但是真的是肺空洞、肺穿孔,咳血严重的,还有一个更好的方——獭肝丸,因为水獭每个月长一叶肝,所以又叫月华丸。但是现在水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没有药,怎么办?所以我就告诉大家另一味专门治肺空洞、肺穿孔的药——白芨,为止血要药。

(三)吐血

吐血的主症

血从口中吐出,不是咳出来的,与咳嗽无关,严重的出现呕血。唐·王冰:呕吐者,胃气上逆也。因此《丹溪心法》又讲:吐血,呕吐者,血出于胃也。我们有必要跟刚才讲的咳血区别开来,咳血是血从咳嗽而出,血来自肺;吐血,血从口中吐出,血来自胃。临床中病人讲他嘴巴里来血,我们必须弄清楚他的血从哪里来的?是牙齿出血?是咳出来的吗?是吐出来的吗?这就是我们辨证的要领,这个要领不抓住我们就无从治病。《症因脉治》:胃中呕出名吐血;肺中嗽出名咳血。吐血,阳明胃家证,咳血,太阴肺家证。”“就是。这就告诉我们吐血与咳血要作出明确的区分,诊断不可混淆,治疗亦不可混淆。吐血分虚实,实者是胃火,虚者呢?我们知道吐血来自胃,胃者,中焦也。因此虚证一定是中气虚,气不摄血。

吐血的辨治要领

胃热壅盛

吐血来势猛、量很多,伴呕吐,口渴,胃中嘈杂,大便秘,舌苔黄,脉数有力。这就是胃火。

治疗:治宜清降胃火。主方用泻心汤。《金匮要略》: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心气不足不足《医宗金鉴》认为是心火有余,火有余,阴不足。《千金方》认为是心气不利,不利就是心中烦,不安宁,都可以解释,但绝对不能认为是心气虚不足。这个不足是阴不足,阳有余,也就是火旺的意思。张仲景讲心下就是指的胃中,这不就是胃火燔炽吗?所以吐血、衄血用泻心汤,泻心汤就只有3味药,大黄、黄连、黄芩,只泻胃火的。

严重的吐血、呕血,属于胃火的,不仅要用泻心汤,还可以配用犀角地黄汤,叶天士讲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我们有时要凉血,有时要散血防瘀,因此犀角地黄汤中的芍药,有时要用赤芍,当我们要止血的时候就必须用白芍。

肝火犯胃

我们知道肝者,筋之合也脾胃者,土也。肝气横逆可以侮脾,可以犯胃,我们以后讲胃病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一个主证肝气犯胃。肝气侮脾可以出现泄泻,肝气犯胃可以出现疼痛。我们刚才讲肝火犯肺,金克木,那是反侮。肝是克土的,它有火肯定就可以犯胃了。肝火犯胃以后也可以出现吐血、呕血。这个病证在《内经》里面早就有论述。《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大怒则肝气上逆,不是讲怒发冲冠吗?肝藏血,气往上逆的同时血也随之上逆,因此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吐血。《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形气经脉阻塞不通,血液就瘀于上,可以出现脑溢血。高血压的患者发怒刺激就会出现昏迷、脑溢血,就是这个道理。《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三气周瑜,周瑜每次都是气得要命,大喊一声、仆倒在地、呕出鲜血、然后昏倒。三次都是这样,周瑜这个病就是肝气犯胃的呕血,这呕血是暴出,甚至喷射性的。第一个症状就是心烦多怒,口苦,目赤,头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这是肝火的典型特点。

治疗:主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栀子大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内科书》上没有讲这个方,这是我在实践中用熟了,而且确实有效,我才用这个方。《金匮要略》栀子大黄汤是干嘛的?是用来治酒疸的,也就是喝酒引起的黄疸。我们现在讲酒精中毒的肝病、肝炎,这是第一方。酒疸主症:心中懊恼,黄疸,用栀子大黄汤。四味药:栀子、大黄、枳实、淡豆豉。这是张仲景的原方,我这里讲的栀子大黄汤,只用全面两味药,后面不需要,专门用来泻肝火。

中焦虚寒

此型吐血特点:吐血量少,色淡暗;多年不愈,反复发作;有胃病史、胃溃疡病史,经常有胃痛,胃中不适;伴虚寒证,食少、便溏、疲乏、畏冷、口淡不渴。第一是虚证,第二是寒证,绝对不能把火证当成虚寒证,西医所讲的慢性胃溃疡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往往出现这个症状。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治疗:主方用侧柏叶汤。《金匮要略》: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还有一个方可以配合使用,那就是小建中汤。侧柏叶汤又叫柏叶汤,四味药:侧柏叶、干姜炭、艾叶、马通汁。马通汁就是马桶搅的汁。汉朝的时候张仲景用过,可是汉朝以后我相信任何一个人没有用过了,清代医生把马通汁去掉了,改成童子尿。童子尿是3岁以下小孩的尿,清心火,止血。你不想用也可以不用。就是侧柏叶、艾叶、干姜炭,还可以合小建中汤。

(四)便血

便血的主症

便血,顾名思义大便下血。但外科讲的痔疮我们也要晓得,痔疮就两个:一个就是痛的要命,一个就是出血。痣疮下血,赤小豆当归散;痔疮疼痛,止痛如神汤。这是一般的。我们今天讲的便血不包括痔疮。第二种是大便秘结造成的肛裂,大便难解,大便干燥,也不在今天所讲的范围。这个病好治,你只要通大便,干燥就解决了。

大便血,血从大便中排出,与大便相夹杂。这个病古人非常重视,就关于这个便血,古人取了好多名字:结阴、下血、肠风、脏毒。结阴,出自《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这个结阴就是指的便血。

张仲景《伤寒论》讲了2条下血: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这个字和这个字指什么呢?张仲景的意图是指出血的部位离肛门的远近而言的。先下血,后拉大便,这个血来的距离比较近,肠中的血;先下大便,后下血,张仲景认为这个血虽然出自肛门,但是与肛门的距离比较远,根据张仲景所论述的这个症候,我们对远血、近血就可以作出辨证要领的判断。无非就是一个肠中下血、胃中带血。所以便血的病变部位就在肠胃。

至于肠风、脏毒那是后人根据下血的颜色来判断的。肠风下血是什么原因:是肠中湿热;胃中带血又是什么原因:是中焦虚寒。肠中湿热损伤肠中脉络造成出血;胃中虚寒,气虚不能摄血造成出血。所以这两个证一个是实证,一个是虚证。肠中湿热是实证,胃中虚寒是虚证。张仲景跟我们讲近血和远血,但绝对没有讲诊断分析,当然出了2个方,我们读《伤寒论》要以方测证,根据方来推测是一个什么样的证。近血用的是赤小豆当归散,远血用的是黄土汤。根据这两个方,我们后世就认识到便血有2个证。

便血的辨证要领

肠中湿热

口苦,尿黄,大便溏而热,肛门灼热感,或者大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疗:主方用槐花散。比张仲景赤小豆当归散更有效,还可以合地榆散。

中焦虚寒

下血色暗黑,还有中焦虚寒的特点:疲乏,食少,便溏,畏冷,口淡不渴,还有更严重的就是失血症状很明显,面色淡黄无华,舌淡,脉细。

治疗:如果只是出血,还没有到大失血的程度,主方用黄土汤。黄土汤中的主药就是灶心黄土,也叫伏龙肝,用于温暖中焦。这个药特殊,现在可能只有山区、湘西才有这味药,没有的话用2味药代替:赤石脂、干姜炭。这不是我随便想的,是有依据的。赤石脂、干姜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桃花汤。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这是一个中焦虚寒证,用桃花汤。那赤石脂、干姜为什么不能代替灶心黄土呢?中焦虚寒引起的便血、泄泻都可以治。与张仲景的方证相吻合,完全可以用。

如果病人已出现严重贫血,面色淡黄无华,少气无力,舌淡。西医检查严重贫血,病人还在出血,我们就要用归脾汤合桃花汤。

(五)尿血

尿血的病名

尿血就是小便出血,血从小便排出。《内经》里面有2种说法,一种叫溺(尿)血,一种叫溲血。《素问·气厥论》:胞遗热于膀胱,,溺(尿)血。注意这个尿在《内经》写的是一个字,是一个通假字。《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心下崩就是心血下崩,也就是心热下移;数溲血就是频频尿血。这是最早的名称。

尿血的主症

小便中夹血,或小便中出纯粹的鲜血,或者是小便呈咖啡色、酱油色。现在西医检验,在我们肉眼看不到尿血的情况下,尿往往浑浊而黄,西医可以检查出有不有血,肉眼看不到,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这种隐血,也属于中医所讲的尿血范围。

但是尿血与中医内科学所讲的淋证极为相似,什么叫淋证?就是小便淋漓涩痛,用西医的话讲就是尿频、尿急、尿痛,中医辨证有五种:膏淋、石淋、劳淋、气淋、血淋。其中血淋就是尿频、尿急、尿痛,再加上尿血,这就是四尿证。这个尿血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尿血有不有区别?有区别。朱丹溪早在《丹溪心法》就给我们区别了,他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所以我们讲尿血,主要是看小便时尿中夹血,或小便时全是鲜血,或者小便时有酱油色,但是没有小便疼痛,这才是我们要讲的尿血,如果有疼痛症状那就属于淋证里面的血淋,这个概念应该弄清楚。

尿血的辨治要领

尿血与哪个部位相关呢?尿出自膀胱,膀胱由肾所主,所以尿血的病位主要是在肾与膀胱。所以它的辨治离不开肾与膀胱。辨治要领有3条。

下焦热甚

也可以讲心火下移。尿血,平时小便黄赤,口苦,甚至口疮,心烦,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治宜清热凉血止血。主方用小蓟饮子。

阴虚热扰

主要是肾阴虚,相火旺盛。病位在肾,肾阴虚,相火旺盛。出现手足心热,特别是脚心热,口干夜甚,腰膝酸软,舌红,少(无)苔,脉细数。典型阴虚症状。

治疗:主方用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熟地黄、黄柏、知母、炒龟板),二至丸。六味地黄汤现在已经改成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病专家钱乙(仲阳),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金匮肾气丸是肉桂、附子加六味地黄汤,钱乙去掉肉桂、附子,就改成了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总的作用是滋养肾阴,但是这个方的配伍有一个奥妙,后世作了一个词叫三补三泻,奥妙就是:在滋阴前提下,不仅补肾,而且有补脾的药,并且还有利水的药。所以它补而不滞,有这么一个好处。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滋补肾阴的药,所以它作用缓慢,第二它只限于滋补肾阴,既不能温阳,更不能泻火。中医讲究五脏平调,肾不虚的时候,不要补肾。

但是在这里仅仅用一个六味地黄汤是不够的,它还有火旺,所以再合大补阴丸、二至丸,这样才可以达到滋阴凉血的效果。现在有很多肾病,慢性肾病,往往就是尿血、隐血长期不退,西医治这个病只有一种药——激素,激素是越吃越加量,如果尿血止不下来还要继续加量。在这个时候中医会帮西医的忙。这就是阴虚热扰,也就是肾阴虚,相火旺,就可以用我刚才讲的这个方,是治疗长期隐血不退,属于阴虚的一个验方。

肾气不固

典型的肾虚,甚至累及到脾,因为它主要是气虚,这种病人尿血色淡量少,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许多患者都是数以年计的隐血不退。伴有典型的肾气虚,疲乏气短,腰腿酸软无力,甚至畏冷,小便清长,没有火热征象,侧重于气虚、阳虚。舌淡,脉细。

治疗:治宜补肾气。主方用无比山药丸。

(六)紫斑

紫斑的病名

古代医家称为斑疹肌衄,现代医学称为紫癜。它与皮肤血汗不一样,皮肤血汗称为肌衄,所以我们现代不把它称为肌衄。皮肤出血,流的汗是血,红色的汗,染在衣服上就跟血一样,这就叫肌衄,它和斑疹是有区别的,肌衄少见。

紫斑的主症

紫斑就是皮肤发紫红色斑块,甚者成片成块,轻者成粟状、点状,也可散发,也可成片。全身都可以发,但是重点部位一般在下肢。由于它有时候呈紫色,有时候呈黑色,所以在外科书上,如《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又叫葡萄疫。这个病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在许多的儿科书上,如《幼幼集成》专门列了一个证叫小儿发斑。也就是说这个病我们在外科书上可以看到,在儿科书上可以看到,《医宗金鉴》在伤寒外感病中也可以看到,本来就属于内科病证。温热病的外感热病中经常出现斑疹,这个斑疹属于外感病,也就是说属于温热病,这种斑疹往往是高热之后出现的,首先有外感症状,继而高热,继而斑疹。这就是叶天士讲的入血、热入血分,入血就恐耗血动血,这就是动血的病证。在内科杂病证中出现斑疹,一般没有外感症状,也很少有高热,当然也有发热的,往往是低热,也就是西医讲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这是基本相同的。换句话讲,西医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都属于中医内科杂病的斑疹范围,不属于外感温热病。我们今天讲的斑疹就属于内科杂病的范畴。

斑疹应与风疹、麻疹、痒疹(疮疹)相鉴别。我经常讲我们学中医要全面掌握,内科医生必须懂儿科、妇科,外科医生一定要懂内科,皮肤科医生更要懂内科,妇科医生照样要懂内科,不然你就不能辨证论治。麻疹就属于儿科病证,如果你不熟麻疹,你就会把麻疹当成斑疹来治,你不认识斑疹,你会把斑疹当成麻疹来治,这就麻烦了。无论是风疹、麻疹、痒疹(疮疹),都是身上发红色疹点,有的是疮,有的成片成块,但是它的疹点,还有一个就是风疹块,跟斑疹相似,成片成块一大块的。但是这种病不论是我刚才讲的哪一种,包括风疹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突出皮肤,唯独紫斑是不突出皮肤的。我们临床诊断的时候这一点务必搞清楚,紫斑是不突出皮肤的,一块一块的,都在皮肤下面,只是染色而已,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用手触摸、按压其色不褪者为紫斑。这就是主症,我们应该与各种突出于皮肤的疹病相鉴别。

紫斑的辨证要领

血热发斑

热伤血络,火热妄行,血渗出脉外到皮肤,出现发斑。一定有血热的症状特点,口干、口苦、或者发低热,伴出血症状,齿衄、鼻衄,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疗:治宜清热凉血止血。主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十灰散、犀角地黄汤都是清热凉血的主方,现在没有犀角用了,用水牛角代替。热毒伤血出现的斑疹,不论是斑也好,疹也好,当然这种证型一般很厉害,往往是成片成块,就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气虚不摄血

斑疹多年反复不愈,遇劳则发,属于典型的气虚,因此有气虚症状表现,疲乏无力,食少、体倦,少气懒言,不爱劳动,无热象,舌淡,脉细。

治疗:治宜补气摄血。收摄血液,使血循正道运行。主方用归脾汤。但单单用归脾汤是难取奇效的,虽然气补上了,可以收摄斑疹,但是比较慢,你要等到完全把气补上来以后,它才慢慢去收摄,西医的话叫吸收,慢慢吸收。所以在归脾汤的基础上要加2味药,加二草(茜草、紫草),这是治疗斑疹的特效药。

紫斑,其实在张仲景的时候就发现了,但张仲景讲的紫斑跟我们现在讲的紫斑有一点区别,没有我们后世认识的这么全面。《金匮要略》: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看与我们现在讲的斑疹有什么区别?张仲景都把它局限于面部发斑,他没有讲到全身,更没有讲到下肢,而且这个阳毒、阴毒都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咽喉痛。后世考证这属于温毒病,也有可能。这是最早的斑疹记载,我们中医认识斑疹其实是从张仲景开始的。我们这里讲的紫斑是全身发斑,是内科杂病发斑,不是温热病里面的外感热病引起的发斑。

血证主要七大证讲完了,还有一些比如目衄、舌衄、耳衄、乳衄、肌衄、全身大出血都没有讲,这七大证是血证里面的主症,是我们临床的常见病证,我们都要掌握。

二、临证经验

(一)对于各种出血病证,辨证关键是两方面:一辨虚实。前面曾引用张景岳《景岳全书》的话,为什么出血?无非两个方面,一个火盛则迫血妄行,一个气损则血无以存。不就是一实一虚吗?一个是血热火旺,实证;一个是气虚不摄,虚证。这就是我们辨证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们辨证一要辨病邪性质,二要辨病位。病邪性质对血证来讲无非就是气虚、血热。二辨别病变的主要病位,就是辨病位。因为各种出血,部位不同。尽管血证复杂,但是我们根据出血的部位,一下就能弄明白。比如:

鼻衄,主要部位在肺,由于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到鼻这个部位,因此还与肝火、胃火相关;

齿衄,由于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因此齿衄无非与胃、肾相关,在胃的是实火,在肾的是虚火;

咳血,血出于肺,病变部位当然在肺,肝火最易犯肺,还有风热犯肺、燥热伤肺、肺阴虚这都是肺本身的病变;

吐血,血吐出,或者是呕出。呕出者,胃气上逆也。这不就在胃吗?由于肝气横逆最易犯胃,不又与肝相关;

便血,血来自大便,胃中糟粕下到大肠,这血不就和肠、胃有关。在肠,张仲景讲就是近血;在胃,张仲景讲就是远血。他还告诉后世怎么辨证,肠中的是肠中湿热,胃中的是中焦虚寒;

尿血,来自小便,小便者,膀胱所主,肾所主。那这个病就是肾与膀胱的病变,因此要么下焦湿热,其实就是膀胱的湿热,下焦的阴虚不就是肾阴虚吗?为什么要用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二至丸呢?就是针对肾来的,如果不是阴虚,就是气虚,还是针对肾的。

紫斑,我们讲五脏主病的时候,有脾主肌肉,脾包括脾的一个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胃当然也主肌肉。《诸病源候论》:斑毒之为病,热气入胃,,毒气熏发于肌肉。所以紫斑的主要病位在胃。因此后世有很多治斑的方,化斑汤是白虎汤加玄参、犀角,主方是白虎汤,白虎汤是清阳明经实热;消斑青黛饮,方名青黛饮,当然青黛是主药,但基础方是人参白虎汤加大黄,人参白虎汤加大黄是针对阳明实热的,这是小儿发斑的主方。我们从古人治消斑的方来看,就非常清楚了,斑块、斑疹、紫斑的发病主要病位在胃。

(二)凡是出血病人,出血厉害者,应当急速的止血,而止血里面最要紧的一步就是降火。因为我们讲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绝大多数都是火热证,临床的确如此,7080%的病人都是火热证,所以止血莫过于降火。《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这是唐容川治血证的四大法,在止血里面他讲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阳明之气,下行为顺,这个理论是符合《内经》的思想,符合中医脏象学思想的。六腑以通为用,因此血证尤其是上逆的出血病证,有一味非常奥妙的药——大黄。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是我悟出来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讲: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里一味最重要的药是大黄。所以我们治疗吐血、呕血以及衄血,甚至于咳血,根据病人的情况,是明显的火旺,你不妨用大黄。大便秘的多用一点,大便不秘的少用一点。其目的不在于通大便,而在于泻火,使火下行。诸逆冲上,火就不往上逆,血也就不会上去了。这个道理一想就明白了。吐血、呕血以及衄血,甚至于咳血不就可以治了吗?

内科学经常引用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中的治血三要: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补肝不宜伐肝。我们各版内科学教材都引用这句话,把它奉为至理明言,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说这句话,他的出发点是补偏救弊,避免出现副作用,他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用词,他为了押韵,用不宜,就是这个不宜,我们不能把它绝对化。这个病人在大出血,你不宜止血?你还跟他行血?那行不行得通?所以说这是与临床实践不相符合的。说错了没有呢?没有。他是从补偏救弊这个角度出发的。老止血当然不行,血已经控制了,你还在止血,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将会出现血液凝固,就是这个道理。老降火就会伤人体阳气,所以讲宜降气不宜降火;老是伐肝,肝藏血,这不是伤了肝吗?这就告诉我们用药不要产生副作用。其实《内经》早就说过: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我们中医用药治病有大毒、小毒、无毒、常毒,换句话讲治病不是百分百的跟他铲草除根,把病邪去掉7080%就要停药了。无使过之,不要过度,以免损伤正气。我们中医治病绝不是西医搞化疗,好的坏的不认,一起杀,杀死了再说,不是这种搞法。必须要考虑到一方面要治病祛邪,一方面要治人,扶正气。

所以出血病人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直接治标,第一要止血,这是至关紧要的。往往是火热偏重的多,因此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善于降火。

(三)用于止血的药,这些药物是一定要制作的,止血首需炒炭,大大加大止血作用。荆芥炭、侧柏炭、茜草炭、蒲黄炭、艾叶炭、地榆炭、仙鹤草炭,都是需要炒炭用。所以中医与中药是不能脱节的,中药是一定要到位的。要想当一个好的中医,没有一个好的药店跟你配套,还是不行的。我经常讲治病中医占50%,中药占50%

(四)告诉大家几味特效药,凡是上部出血(衄血、咳血、吐血):白茅根、茜草炭、藕节,任何方中都可以加这几味药,只要是上部出血。还有用一点大黄是最好的。下部出血:地榆炭、侧柏叶炭、蒲黄炭。

总而言之,必须辨证,必须选准方,这才是真正的辨证论治。中医治什么病都是如此。

三、病案举例

(一)麻疹目衄

1977年麻疹流行,某8岁小儿患麻疹,遍身疹透后2日,身仍发热,微咳,口燥渴,鼻中时流清涕,目中多泪。至第3日,忽大小目眦中流出血水,滴滴不断,目中并遍布赤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这是个麻疹危候。中医治疗麻疹要根据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麻疹分为三期:麻疹一开始发烧,疹子将透未透的时候,这叫发热期,这时应该清凉透表;透疹以后,疹子已经全身都出来了,热势也应该下降了,这叫透疹期,这时应该清热解毒,如果疹子已经透出来了,病人仍然发热,这是一种逆候;麻疹后期,疹透完了,叫收尾期,后期要养阴。根据这三期来治。

这个病人是透疹期,透疹期第2天仍然发热,第3天目衄,这是危证,逆侯。而且眼睛出血,怎么治?这显然是热入血分。但是小孩疹子才刚刚透出来,脉还浮数,也还要宣肺。麻疹最忌的是伏遏,一定要宣透,因此这个时候一要凉血,二要宣透。就是用这个方法治的。

主方:桑菊饮合犀角地黄汤。原方原法治好的。

(二)咳血案

张某,女,55岁。某医院医师。

1999年开始患咳血,6年不愈。经X线摄片,诊断为支扩。又经CT检查,发现肺部有明显阴影,并怀疑肺部有占位性病变。诉咳血间作,甚则连续数日频频咳血不止,伴胸部不适,咳而气短,手足心热,偶尔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病人咳血,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表现为一派的阴虚,开始第一个星期跟她用的是咳血方,一个星期就把血止住了。后面吃了两三个月治疗阴虚,都是用百合固金汤。一直吃到肺部没有阴影为止,就这么治好了。这就是典型的一个阴虚肺热的一个病例。

(三)呕血案

杨某,女,56岁。

某晚与朋友们相聚打牌,忽觉胸闷心烦,未及起身,突然的一声喷出满口鲜血于牌桌之上,转眼之间,又连呕数口鲜血,均喷射而出。其牌友惊慌失措,忙将患者扶于卧榻之上,患者因呕血甚多而侧于床头。数分钟后,赶往视之,患者面色惨白,精神疲惫,不能动弹,亦不愿说话,动则欲呕。舌红,舌上尚有鲜血,脉数而芤。

辨证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急、特殊的病人。我说你原来有肝病不?她老头讲没有。我说她喝酒不?他说喝一点点。发病之前也没有受什么情绪影响。这就门静脉曲张,是非常危险的病。我对她家属交代得很清楚,只要明天天亮,病人还没有死,马上送医院。

主方:犀角地黄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用10g,那时候还有犀角,开1付。一个星期后,病人家属因其他病前来求治,诉服上方3付病遂获痊愈。不出半月,我又治了一个相同的病,是我们学院的一个老师,同样的方,同样的3付药解决问题。我不是想告诉大家以后碰到门静脉曲张都是这么治,只是告诉你怎么治。

(四)经前泄泻便血案

吴某,女,47岁。

患月经前大便下血,并大便溏泻,病10余年不愈。西医院多次检查,诊断均为乙状结肠炎。但每逢月经前一周即开始便血,便溏泻,且每次均为大便之后即下暗红色血液。俟月经已行,便血便溏即止。询其月经基本正常,但觉精神疲乏,尤其在行经前后更显疲乏,食纳亦有所减。舌淡苔薄白,脉细。

辨证分析:走近门诊部初一看没有什么病,每次来月经前7天或5天拉肚子,月月如此,接着又便血,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经前便血。月经一来,就不拉肚子了,也不便血了,特殊病吧,非常的有规律,非常的有时间性,是个慢性病,10多年不好。症状表现:大便溏,精神疲乏,局限在月经前后,食纳较差,舌淡,苔薄白,脉细,一派典型的气虚表现。怎么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前泄泻是脾虚。那这个病人的经前泄泻显然是脾虚。

还有一个问题是便血,那便血又是什么呢?她便血是大便之后便血,并且表现一派气虚兼阳虚的症状,《金匮要略》: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所以这个病人就是一个中阳衰微、中气不足的脾胃虚寒便血证。

主方:黄土汤。我看门诊的地方居然还有灶心黄土这味药,很快就治好了。

(五)高热并发斑疹案

屈某,女,19岁。

200511月,从省级某医院转来求诊。诉身发高热40余日,并全身散发斑疹,在医院住治,高热斑疹不见减轻,诊断尚无明确结论,怀疑为白血病,败血症,但又未定论。诊见患者身热如火,询其每日高热均达40左右,一身遍布红紫色斑疹,下肢尤甚,大者成块,小者如粟米状而成片。伴有齿衄、鼻衄,口渴欲饮冷,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辨证分析:因为她一起病就高烧、大渴,脉数有力,全身发斑疹,并且还有齿衄、鼻衄,典型的火热征象,属于温热病里面的斑疹。大热、大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这是热在气分;全身斑疹,齿衄、鼻衄,这是热入血分;在温热病里,有一个名称叫气血两燔

主方:清瘟败毒饮。这个方现在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是特效方,我用这个方治流脑治好了数百人。

四、学生提问

(一)方剂书上讲上部出血忌升提,胃火燔炽的吐血用清胃汤,方中有升麻,你怎么理解?

答:我刚才讲了,清胃汤治疗吐血应该去掉升麻,加白茅根、大黄,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治疗上部出血要降气、降火。为什么我告诉大家一定要用大黄呢?阳明之气,下降为顺。当然要忌升提,这是必然的。也好比张仲景讲的衄家不能发汗,肯定不能辛散、不能发汗、不能升提。

(二)当归芍药散和桂枝茯苓丸在治疗瘀血方面的区别与辨别要点?

答:这两个方都出自《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是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是调理肝脾的方,也可以说是调水利湿的方,治疗肝脾不和的腹中绞痛,气血不和的妇人少妇痛。茯苓、泽泻、白术是健脾利湿的,当归、芍药、川芎是养血活血的,一个补肝,一个健脾,非常清楚。凡是妇人少腹痛,月经失调都可以用。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这五味药分为三个组,一个组桂枝是通阳散寒的,二个组茯苓是化饮利水的,三个组丹皮、芍药、桃仁是活血祛瘀的。张仲景用这个方治疗徵瘕。《灵枢·百病始生篇》: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讲了三个方面,寒、汁沫(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痰饮)、血(就是瘀血)。寒气、痰饮、瘀血三者抟聚在一起,不得消散,就形成了积块。根据《内经》这一理论,也就是说积块的形成是寒气、痰饮、瘀血三个因素导致的。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就是针对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治疗,这是张仲景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的典型范例。

(三)现在天热皮肤易出疹,请问与血证有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注意?

答:现在的天热出疹不是血证,是火证,或者是风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痱。人在汗出的时候,受到湿气的郁遏,就是郁遏了湿热在皮肤奏理之间,可以出现小疹子、痱子,属于火热郁皮,与血证无关。

 

 

(周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