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宽
王行宽,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39年3月1日出生,江苏省镇江市人。1965年6月由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6年制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二、三、四、五、六、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经湖南省人事厅和卫生厅评为湖南省名中医。2010年被聘为湖湘名医俱乐部首批成员,收录为湖南科技出版社《当代湖湘名医》之一。2011年成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2012年聘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终身教授。曾任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急诊科主任、大内科及内科教研室主任、业务副院长等职务。其社会兼职曾为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资深委员、湖南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选委员会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脾胃病急诊协作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委员会专家等。临证60余载,精于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疾病等疑难杂症诊治,屡起沉疴,名噪潇湘。
王行宽教授从医以来,一直坚持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验俱丰,精通中医学,旁谙西医内科学。其学术特点为衷中参西,师古不泥古,刻意创新,以继承为前提,发扬为目的。擅长中医心脑病证、脾胃系疾病、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诊断与治疗。治病特色是每常根据脏腑生化制约的相关性,对于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擅长综合治理,多脏调燮,习用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疗法,尤倡杂病从肝论治。如胸痹心痛,王行宽教授认为其病位应在心络,病机为心气营亏虚为本;脂浊痰瘀互结,复加肝气郁滞,心络经隧狭隘不畅为标,故治宜补气和营、豁痰化瘀、疏肝通络。倡导肝心并治,心痛治肝。推崇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双治法》中所提“心痛治肝”之法及《明医杂著》中论述:“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也,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之说。研制“心痛灵Ⅰ号”、“心痛灵Ⅱ号”、“心痛灵Ⅲ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甚验。对于脑梗死即缺血中风,认为其病位在脑之络脉,多因肾虚精亏,髓海不足,脑络为脂浊痰瘀痹阻,气血逆乱,气不顺则风邪内生,扰乱神明,致使神机失灵,神经流贯阻滞,发为缺血中风,即所谓“脑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证治准绳·眩晕》)。主张用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前方补肾益精荣脑以治本;后方补气活血通脑络以治标,乃标本兼治之举。若属风痰瘀阻证者,又当以六味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化裁;若属风火窜扰,脑络破损,血溢络外之出血中风,力主以犀角地黄汤合羚角钩藤汤增损治之。犀角地黄汤有凉血散血之妙,而无止血留瘀之弊。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每常习用疏肝和胃、左金制木法,即隔一脏、隔二脏治疗,既使肝木不犯脾胃,又令肺金转行左位起制木之能,如是则能使胃气降,脾气升,枢机通畅,胃腑自和,自拟“柴百连苏饮”疗效尚称满意。对慢性结肠炎,主张以“大肠胀”或“肠痹”名之。前者指以便溏为主,若以便秘突出者,则以“肠痹”名之。王行宽教授认为,其病虽在大肠,然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治节,小肠失于分清泌浊密切相关,终而致使大肠传导失司,故主张肺肝脾肠并治,尤其崇尚丹溪治肠痹必开肺气之说,“肠痹宜开肺气以宣通”,“但开降上焦肺气,上窍开泄,下窍自通。” 诊治消渴病,王教授常不囿于一般肺、胃、肾阴虚燥热之说,赞同赵养葵、陈士铎“肾虚致渴”之见识,认为肾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而心肝郁热刑金,移热于胃为致病之标,故提倡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诚另辟蹊径之举。对于慢性肾衰强调肾虚为本,湿热瘀毒蕴结为其病机关键,而肝木失于疏泄贯穿于病程之始终。肾主五液,肾衰则气化不力,五液不行,水湿留聚于肾,郁蕴变生为“溺毒”,由肾络逆渗入于营血,随血脉运行,侵淫脏腑,毒害五体,耗气、伤阴、损血,甚则逆变,上犯脑神,发生“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 总之,其病变总因肾脏衰竭而致溺毒蕴藏于营血,罹害肝、脾、心、肺、脑诸脏,耗损阴阳气血,故王教授认为其本在肾,治节在肺,制约在脾,疏泄在肝,治疗应分辨标本缓急、虚实寒热,综合分析,权衡变动,切不可胶柱鼓瑟,十分心服已故著名中医学家邹云翔教授所云:“治肺肾肝脾,难循一法,用宣清疏补,唯求应机”之说。对于“风咳”或久咳痰热仍著者,擅用“清肝宁肺”法,肝肺并治,俾肝木不叩击肺金则咳嗽自愈。
王行宽教授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之余,不忘撰文著书,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著作9部,如《中医急诊学》编委、《中医主症鉴别诊疗学》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推荐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编。学术论文有《心痛灵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浅谈中医胰与糖尿病的关系》(《辽宁中医杂志》)等。主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如滋生青阳片减轻SHR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获奖项目有:心痛治肝理论及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及机理研究(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4项。1998年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颁发1997年度林宗扬医学教育奖。
王行宽教授十分重视教学工作,为教书育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范金茹、汪艳娟、胡国恒、谭元生等21名;培养博士研究生张赛英(印尼)、李佑生、吴华堂、胡国恒、范金茹、刘小雨、戴小良、严浩成、李国菁等9名;先后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及七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分别带教范金茹、陈彤、刘建和、游柏稳、刘剑勇、高晓峰、范建民、曹东波、邹译娴、彭亚平等10余名学术继承人,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带教第一、二、三、四、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40余人。此外还被聘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中医跨世纪人才学习班的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
王行宽教授十分注重“万事德为先”、“百业术为重”,无论在为人方面,还是在治学方面,均以孙思邈所倡导的“大医”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争取德术并重。这从王教授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患者或名人所赠送的各式各样的字画横匾的内容即足以得到印证,如“医神”、“德艺双馨”、“现代华佗”、“行善孚人望,宽宏德益彰”等。年过8旬的王教授,虽然已到了颐养天年之时,但目前尚未退休,仍每天坚持门诊第一线,满负荷、超负荷地诊治病人。王行宽教授的医德医术常常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赞扬,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教育工会评为“医德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