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噪声性聋)案 2
2018-05-22 15:59
朱某,男,58岁,工人,从事机械工作30余载。
初诊(2002年1月19日):主诉自参加工作以来,由于车间噪声较大,随着工龄的增长,每于下班之后感觉明显的耳鸣现象逐年加剧,并自觉有听力缓慢下降趋势,间有头昏痛之感,夜寐欠佳,易见体倦乏力现象,不耐久劳。
体格检查:T 36.3℃,P 86次/分,R 17次/分,BP 131/90mmHg。发育正常,面色萎黄。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心率86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1~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未闻干湿性啰音。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四肢脊柱无畸形,未引出病理征。舌淡红,散在瘀点,苔白较厚稍腻,脉沉弦细弱。
双外耳未见明显异常,鼓膜稍混浊,标志尚清,活动尚可;鼻腔黏膜黯红,下甲稍显肿胀,中隔稍显偏曲;咽部黏膜黯红,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鼻咽黏膜黯红但光滑,咽隐窝空虚,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喉腔黏膜稍显黯红,声带可。
音叉试验结果,双耳Rinne试验阳性,Weber试验居中,Schwabach试验缩短。纯音听阈检查显示双耳呈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阈曲线图形,尤以4kHz下降明显,该处骨导曲线表现一典型的“V型”切迹,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左耳46dB、右耳51dB;声导抗检查示双耳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声反射阈升高。
辨证分析:患者在噪声大环境中工作日久,耳窍受损,功能失司则耳鸣,听力缓降,耳鸣之甚又易影响睡眠及情志,久致脏腑功能虚衰,尤以关系密切之脾肾二脏影响为甚,耳窍功能本已受损基础上又加之失养失煦,内生湿瘀之邪停聚清空之窍,故症状逐年加剧。
诊断:噪声性聋(双);耳鸣耳聋(双)。
辨证:气血虚衰,耳窍失养证。
治法:益气温阳,通窍聪耳。
处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
黄芪30g,茯苓12g,锁阳10g,白术10g,补骨脂12g,石菖蒲10g,牡丹皮12g,地龙10g,川芎10g,葛根20g,骨碎补15g,酸枣仁15g,炙甘草5g。10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方解:本方以黄芪益气,锁阳温阳,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补骨脂补肾温阳,牡丹皮活血祛瘀,共为臣药;由于气行则血行,气得阳助而畅行,又以川芎行气活血,辅佐君臣之药以达益气温阳活血之效,更兼茯苓健脾渗湿,石菖蒲芳香化湿通窍,地龙活血行瘀,故而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且温中,是为使药。加葛根升阳聪耳,加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加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通窍聪耳之功。
二诊(2002年1月24日):诉服药10剂后,自觉症状减轻,头昏胀情况改善,耳部自觉较前轻松,但耳鸣时现,听力未见明显改善,睡眠情况同前。查舌淡红,散在瘀点,苔白,脉弦细偏弱。辨证同前,仍守前法,以前方为基础进行加减。
处方:黄芪40g,锁阳10g,补骨脂15g,石菖蒲12g,牡丹皮12g,莪术12g,川芎10g,葛根20g,骨碎补15g,酸枣仁15g,白芍12g,炙甘草5g。10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2002年2月6日):诉服药10剂后,自觉耳部及全身症状继续减轻,耳鸣程度不如以前烦人,睡眠状况改善,但听力情况仍然同前,未有明显起色。查舌淡红,但瘀点减少且色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同前,仍守前法,以前方为基础继续加减。
处方:黄芪20g,锁阳10g,补骨脂15g,石菖蒲12g,牡丹皮12g,莪术12g,川芎10g,葛根20g,骨碎补15g,桂枝6g,酸枣仁15g,白芍15g,炙甘草5g。5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嘱服完5剂后,春节期间停药修养,元宵节后再复诊。
四诊(2002年3月1日):诉服完5剂药后,症状继续好转,睡眠安稳,二便调,春节期间耳鸣甚轻,听力较前敏感。查舌淡红,苔黄白,脉弦。复查纯音听阈,示双耳气导听阈曲线大致同前,“V型”切迹仍然存在,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左耳38dB、右耳41dB;声导抗检查示双耳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声反射阈升高。辨证同前,嘱长期间断服用耳聋左慈丸、复方丹参片、柏子养心丸,以改善全身情况并维护听力,预防老龄性变化。
按语:现代声污染为一不可忽视之外邪,不正之声易伤耳窍,易伤阳气,耳窍功能失司后尤以耳鸣症状突出,严重干扰患者休息睡眠,甚者波及情志,以致起居失常,日久脏腑功能失调,又会加重耳鸣及听力下降,故本疾症状顽固,难见速效,调治宜工作中注重听力保护或尽量避开噪声环境,以祛疾病之源;结合汤药益气温阳,调整脏腑功能,以奏通窍复聪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