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团队成员简介

2013-06-13 18:19 来源部门: 系统

       何清湖,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社科基地建设首席专家。
   长期从事中医外科疾病的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主编《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医外科学》(“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学术性著作和教材10部,获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科技成果奖5项。承担研究生、海外留学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教学。培养、指导博士后7名,博士15名、硕士研究生20名。

     

贺菊乔,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卫生、高教、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湖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科技奖评审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外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自制的紫金胶囊、前癃通胶囊、前列散瘀胶囊、益肾生精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男性不育等病,疗效确切,在省内、国内同行中享有崇高声誉。共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5项,获湖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1部,担任七年制、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主编,任新世纪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副主编。在国内各种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研究生、海外留学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教学。培养、指导博士后1名,国内访问学者1名,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名,博士9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陈其华,男,医学博士,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湖南省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委员,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执业医师考核专家,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面试组评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会员,全国高等中医药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编委,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评审库专家。长期从事中医男科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5年曾主持课题5项,培养硕士1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12篇。 

  

    刘丽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物技术学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乳甲组组员。长期从事中医外治法和纳米药物载体研究,对中医外用药及剂型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对中药纳米乳亦有多年研究。主持国家及省厅级课题8项:如矾冰纳米乳的制备及临床前验证(国家863计划《高靶向缓释纳米药制剂研发》子课题,2008-2010,课题编号:2007AA021802)、外用中药调控MAPK信号通道影响银屑病KC增殖的机制研究(2010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益气解毒法干预癌基因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2010年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七年制本科中医外科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改革的研究(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等。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各6部,待出版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篇,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发明专利《含有冰片和白矾的复合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46374.6,申请公布号:CN 101810640 A)已授权。

    周青,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2011年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1项、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前列腺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及发病机理研究。参与紫金胶囊等多种新药研制过程,有多年从事分子生物学及运用动物模型进行前列腺病研究的经验。熟练掌握了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制备、细胞培养、基因多态性分析、定量PCR、免疫印迹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技术。自2007年来主持科研课题共8项,已获科研经费8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博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一般项目2项。主要参加科研课题共6项,其中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教育厅重点、青年课题各1项,厅级一般课题3项。主持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共2项。公开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1部;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6部。承担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教学。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

      席建元,男,博士后,科主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从事皮肤性病工作10余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组委员兼秘书,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3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学术专著3部,参与编著10余部,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银屑病、白癜风、面部皮炎、湿疹、痤疮、脱发、天疱疮、类天庖疮、黄褐斑、荨麻疹、红斑狼疮、皮肌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性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梅毒)等。
  

    刘朝圣,男,医学博士,副教授,2010年教育部国内青年访问学者,2011年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第二临床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一直从事中医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周兴,男,30岁,在读中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谭新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之一。一直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3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1项、校级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课题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副主编学术论著4部。

        黎鹏程,男,1970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湖南邵阳县人,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及中医心病病机理论与临床研究。2001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2005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毕业,积极从事临床医疗实践,曾师从博士生导师、省名老中医程丑夫教授门诊7年,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010年12月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积极跟从谭新华教授门诊,在导师何清湖教授指导下,开展《谭新华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的科研工作,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篇,参编著作18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3项。






周亮,女,医学硕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