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饮食习惯要不得!痛风患者如何食疗?
2024-08-19 16:55 作者: 范伏元
指导专家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范伏元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微摩尔/升,即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以及体内分解出的嘌呤经肝脏代谢产生,可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出现障碍时,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据统计,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范伏元教授介绍,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生与膳食密切相关,尤其是以下饮食习惯,最易导致痛风:
爱吃动物内脏
动物的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过多摄入嘌呤会增加尿酸的产生,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爱吃甜
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脯蜜饯等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易诱发尿酸水平升高。
爱吃生冷食物
经常吃冰淇淋、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
过度饮酒
酒精代谢会影响嘌呤释放,促使尿酸生成,还可导致血清乳酸升高,减少尿酸排泄。
因此,想要预防痛风,管住嘴就行。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下:
食物丰富多样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的摄入,肉类可水煮后食用,但不要喝肉汤 ,每天尽量吃至少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
蔬菜、奶制品摄入充足
蔬菜富含的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的新鲜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比要达到一半以上。
乳蛋白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的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规律足量饮水
定时喝水,每天2000~3000毫升,以保证每天尿量大于2000毫升。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应避免过量喝浓茶、浓咖啡、冷饮等。
油盐要限量
应选择少盐少油的烹饪方式,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人群,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 5克,每天烹调油不超过30克。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不宜食用腊制、腌制或熏制的食品。
此外,还可尝试中医辨证施膳。中医认为,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失养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是痛风迁延不愈的症结所在。结合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可将痛风患者分为以下证型进行食疗。
湿浊证
以痰湿体质(表现为肥胖、腹部肥满、容易困倦等)多见,应严格限制肥甘厚味,低盐膳食,可选用薏苡仁、橘皮、茯苓代茶饮。
湿热证
以湿热体质(表现为肢体沉重、舌苔黄腻等)多见,推荐食用山竹、西瓜、荸荠等,也可用赤小豆、薏苡仁等煮汤饮用。
痰瘀证
多见于血瘀和痰湿体质,应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高盐膳食,多饮水,可食用木耳、山楂、桃仁等。
脾肾亏虚证
以阳气亏虚体质(表现为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等)多见,宜食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选用生姜、黄芪、茯苓、核桃、荔枝等。
范伏元提醒,预防痛风除了把住“嘴巴”这道关口,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必不可少。
要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锻炼。建议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慢跑、走路、游泳、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健康体重
18~64岁的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适宜范围为18.5~23.9,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20~26.9。
务必规律作息
要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良好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范伏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名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肺间质病变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会智慧分会会长。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副主编著作1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培养中医内科学博士、硕士和留学生70余名。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发热、头痛、胃病、便秘、高血压、眩晕、失眠、心脏病、糖尿病、中风、水肿、咳嗽、哮喘、痛证等)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常见风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慢性咳嗽、肺部结节、肺间质病变等,具有深入的研究;对内科疑难杂证的诊疗亦具有很高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