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医治疗理论----吴华堂:老年病防治,善用“通法”

2021-02-26 15:58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界,流通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亦然。人体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五脏为中心,且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机体的安和则有赖于脏腑气血经络的畅达有序,《金匮要略》云“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一旦阻滞,则邪郁积聚,百病丛生。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根本的目的就是促使五脏元真通畅,气机升降复常。

何谓“通法”?叶天士说:“通字须究气血阴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邪郁者疏之使通,浊聚者泄之使通,络阻者辛以通之,寒袭者温以散之,皆通也。”所以,凡是通过正确的辨证施治,达到疏通脏腑经络气机,畅行气血津液,消除体内邪气壅滞者,皆可谓之。

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人体正气旺盛,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就可以抵御外邪,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情志过激、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失度等致病因素扰乱人体气机,造成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不通”;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或饮食过寒、过热,损伤中焦脾胃,造成中焦气机枢纽“不通”;起居无常,伤阴损阳,阳虚推动乏力,阴虚炼液为邪,亦可造成“不通”;劳逸失当推动乏力,造成“不通”。“不通则病”,法治“不通”,“通法”针对“不通”而设,“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通法”可使五脏元真通畅,气机升降复常,气血调和敷布,并散解邪气,消除积滞,达到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营气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气血不仅在人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充养五脏六腑,濡润形体官窍,才能使各脏腑器官得以发挥其正常功能,故《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因此,气血是否通畅,影响着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功能发挥。而疾病的发生亦是各种致病因素通过影响气血经脉开始的,如《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心主血脉,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肝疏泄气机,肾气化水液,“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五脏“不通”,就会出现心脉痹阻、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气化不利等多种病变。《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所谓“满而不能实”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同时也必须流通布散。因此。对于五脏病证,一方面要顾护五脏精气,不宜妄泻,另一方面要调理五脏气机,勿使郁滞。心主血脉,脉道通利,血液才能在脉中循环不已,濡养全身。心阳气不足、寒凝、痰浊、血瘀等导致心脉痹阻而出现心悸、胸痹等病,治疗上或补益心气通络,或温通心阳,或逐瘀化痰等;肺主宣发肃降,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的功能,外邪、痰浊、肝火导致肺失宣降可出现咳嗽、哮喘等病,治疗上或疏散外邪,或化痰,或清肝等;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湿邪困脾导致脾失健运,可出现水肿、痰饮等病,治疗上宜温运脾阳、除湿利水等;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肝气条达则气机通畅,若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则出现头痛、胁痛等病,治疗上或疏肝解郁,或平肝潜阳等;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若肾精不足,肾阴阳亏虚,临床上可出现阳痿、不育等病,治疗上则以填补肾精为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人入老年,自然衰老与病理改变共存,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缓慢,脏腑功能虚损,从而导致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蓄积,这些病理产物反过来又作为致病因素,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壅塞不通,如此恶性循环,虚实错杂,且易多脏同病,攻其邪则伤正,补其虚则易“闭门留寇”。因此,“通法”对于老年病的防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临床每将维护脏腑气血经络通畅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辨治思维中,疗效颇见神奇,值得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