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头痛)

2016-04-22 17:17

胡某某,女,56岁,湖南娄底。2017年5月13日初诊。

【主诉】头痛,全身游走性疼痛半年余。

【现病史】头部,背部,大腿后侧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伴性情,腹胀,时时呃逆,矢气多,口干口苦,夜间饮水较多,睡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高血压病。

【体格检查】血压:155/95mmHg;舌暗红,苔薄黄,脉弦长。

【检查资料】肝肾功能及风湿全套均示正常。

【中医诊断】头痛,风眩。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辨证】肝郁化火。

【治法】疏肝解郁,潜阳降火。

【方药】丹皮10g,栀仁10g,柴胡10g,当归15g,枳实10g,川芎10g,白芍15g,茯苓10g,白术10g,薄荷6g,玄胡10g,甘草6g,酸枣仁10g,安痛藤10 g,每日1剂,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7剂。

2017年7月2日

【二诊】2015年9月2日。今述上证服药后已愈。近日又见有头晕,心悸,劳累后加重,受惊吓时心悸明显,夜寐不安,多汗出,纳多,易饥,指间关节,肘关节疼痛,无肿胀,面红耳赤,手足心热,夜尿多,日行2-3次,血压:150/90mmHg,舌红苔黄腻,脉弦。处方:天麻10g,钩藤10g,茯神10g,石决明30g,牛膝10g,山栀仁10g,夜交藤12g,杜仲10g,桑寄生12g,益母草15g,菊花12g,酸枣仁30g,枸杞10g,甘草6g,每日1剂,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7剂。

2017年8月24日

【三诊】头晕乏力,关节痛较前好转,心悸减轻,时有汗出,时有,手足心发热较前好转,夜尿一次。舌暗红,血压:125/70 mmHg,苔白腻,脉弦。治以平肝潜阳以巩固疗效:天麻10g,钩藤10g,茯神15g,牛膝10g,山栀仁12g,酸枣仁10g,石决明30g,珍珠母10g,夜交藤15g,杜仲10g,益母草10g,丹皮10 g,每日1剂,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7剂。

按语

此证之患者本患有高血压病,据其症状吻合中医之“风眩”,头一次多为肝阳上亢,肝火偏旺之症,但患者年过半百,肝肾之阴亦亏,阴虚内热,并炼津成痰,故治病求本,治拟平肝潜阳化痰浊。首以逍遥散加味,取效后维持较好,患者自主停药;后又因受惊诱发,虑其仍有阳亢未潜,故以天麻钩藤饮加味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