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色(二)

2016-05-22 17:09

        (二)辅以攻伐 寓补于攻

以攻法治虚,历以为犯虚虚之戒,帮论及者鲜,应用者寡。其实,虚实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如气之胜复,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临床虚与实常相互伴随,邪盛可以导致正虚,正虚可以导致邪实。如虚劳诸不足,兼见风气百疾,就是虚中夹实,标本同病之证。此时不可独补其虚,亦不可着意去其风气。故仲景在大队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品中,辅以桂枝、柴胡、防风、桔梗、杏仁等发散驱邪之品,此乃标本兼顾,补散兼施,但系扶正为主,攻邪为辅之法。临床常用于多种慢性衰弱性疾患易感外邪者之防与治,效果良佳。

在虚劳发展过程中,若因过饱、忧郁、暴饮,房室不节或者疲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营卫循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渐则瘀血形成。瘀血内停,气机痞塞,故腹满不能饮食;瘀血阻碍新血化生,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敷布,于是肌肤失荣而暗黑。形成具有特殊征象的虚劳病,后世唐容川谓之于血痨证。此时虚劳是本、瘀血是标,但标重于本,邪实已成为虚劳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故仲景以祛瘀攻邪之大黄䗪虫丸治之。张路玉云:举世皆以参、芪、归地为补虚,仲景独以大黄、䗪虫补虚,苟非神圣,不能行是法也。其实,瘀血内停,既阻碍新血化生,又窃耗已亏之气血,故瘀不去则虚益甚。后世唐容川对此法极为推崇: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干血痨人,皆知其极虚,而不知补其虚正易助病,非治病也;必去其干血,而后新血得生,乃望回春。可谓深得仲景之旨。

薯蓣丸扶正之中辅以攻邪,大黄䗪虫丸攻邪为主辅以扶正,二者标本同治,却主次有别,体现了仲景治工之巧。笔者认为二方均系虚劳之辅助疗法。前者中,属于自不待言。后者以攻为主,为何亦谓之?这是由于虚实夹杂,邪实为急,当急则治标,以攻邪为主。不过,一旦邪实消除,仍须调理正虚一面。虚劳内有干血用大黄䗪虫丸攻瘀,这只是暂时的治标方法,一旦瘀去邪却,仍须视病情用建中汤等方调补为治,此于无字处求其义也。故攻邪虽然在虚劳某一阶段是主要治法,但从整个虚劳发展过程来看,还是一种暂时的辅助疗法。

值得注意的是,用大黄䗪虫丸治疗虚劳,除了给我们提示治虚劳不独用补法的问题外,还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治虚的广阔途径,即寓补于攻。不难设想,既然活血祛瘀可以补虚,那么其他攻邪之法也可应用于虚损性疾病的某一阶段。如张子和云:陈痤去而肠胃洁,症结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郭贞卿老中医有通下补虚之论,泻火可以益阴;唐容川云:苦寒之品能大伐生气,亦能大培生气,盖阴虚火旺者,非此不足以泻火滋阴也。还有祛寒温阳,利水补肾,化痰健脾等法,无不攻中寓有补意。因此,临床上见到虚劳病,不能胸中只横着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