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冬进补" 当心诱发痛风

2016-05-22 17:09

时光如矢,夏去秋来,冬日将近。经受数月来烈日炙烤,挥汗如雨后的人们,在凉风徐来,秋高气爽之日,心情极佳,胃口大开。有的迫不及待开始“贴秋膘”,有的准备冬天“好好补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当“贴秋膘”、“冬日补补”,对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来说,鸡鸭鱼肉、秋日蟹黄等膏粱厚味,很有可能诱发痛风等疾病发作,务须慎之又慎。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记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主要特色。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可并发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关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痛风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约95%为男性,5%女性常为绝经期后发病。男女发病率约为20:1。痛风临床一般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哪类人群多发痛风?
高发人群:
肥胖人群:研究发现,痛风方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高脂血症人群:临床发现,有将近80%的痛风患者有高脂血症;
高血压人群: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有58%;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也多并发痛风。

诱因:

主要诱因是饮食不节,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啤酒、动物内脏、豆制品等;此外外感风寒湿热、情绪过度激动、性生活过度、过度疲劳、手术、外伤、关节扭伤等。
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我在临床上接诊的最年轻的痛风患者只有15岁,而且起病已经2年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大多工作繁忙、生活压力也大,有些则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食必膏厚味粱、动辄海鲜啤酒等(如现在很多年轻人聚餐喝啤酒不是以瓶计算,而是一箱一箱喝)、作息不规律:白天工作,晚上上网,应酬较多,常吃夜宵,尤其抵不住诱惑,性生活过于频繁等,都是导致痛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的诱因。
预防与调护:
1.饮食调养:(这是所有调养方法中最重要的)严格控制饮食,禁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制品,尤其避免进食富含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严格禁酒,尤其是啤酒;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食物的三大营养素要按照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蛋白、低脂肪的分配原则进行搭配;鼓励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富含蛋白类的食品如鱼、鸡蛋、牛奶等;
2.心理调节:尽量克服因疼痛和运动受限而出现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烦闷失眠等情况,正确对待疾病,保持情绪平和、心情舒畅、精神乐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适度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既可调整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忧伤、恐惧等情绪;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感染和其他应急反应对人体的损害,避免痛风复发或加重;还能锻炼肌肉、骨骼、关节,有利于痛风的治疗和康复。
4.生活起居调养:防止过度疲劳,不熬夜、不参加过度劳累及剧烈的体力活动,保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度控制性生活,特别是老年痛风患者或伴有肾功能损害者更要注意节制;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外伤等。只要坚持治疗,调养得当,就能促进病情好转与身体康复。
5.积极治疗其并发病,以防止本病并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