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2015-03-22 17:20

《素问·痹论》中提出:“诸痹不已,亦益内也”,是阐明痹证的预后。“益”通“溢”,有过分、溢入之意,此句说明痹证日久不愈会传化入里,与本节上文所提出的:“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相对应。王冰对此条注曰:“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久病不去,则入于是。”故《素问·痹论》篇又有:“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乃详细阐述了痹证的传变。

历代医家对“诸痹不已,亦益内也”的注释大致相同,唐·王冰注曰:“从外不去,则益深至于身内”。明·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对此条注释说:“凡此诸痹不已,亦以日深一日而不能愈也”。明·吴昆在《黄帝内经吴注》中注曰:“诸痹气在表者,不能治而去之,则日内而为患深矣”。清·高士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注释:“申明肠胃乃伤者,诸腑痹不已,亦增内脏之病也”。清·黄元御在《素问悬解》中对此条注曰:“诸痹之在皮、脉、肉、筋、骨者,久而不已,其淫气内伤,亦益内入五脏也”。清·张隐庵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说:“盖言五脏六腑,俱各有俞。如风寒湿气,中于五脏之俞,而脏气淫躁,则邪循俞内入,而各聚于脏矣。中于六腑之俞,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邪亦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矣。上节所谓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而为五脏之痹者,合五脏之气而舍于内也。此节论邪中脏腑之俞,循俞而亦进益于内”。此说正是对“诸痹不已,亦益内也”的详细阐述。王洪图在《内经讲稿》中说:“各种痹证,如果不能及时、尽快地痊愈而拖延下去的话,它都可以向内传变。那个“益”就是这个“溢”,满溢、流溢,发展蔓延。各种痹证如果不能及时地痊愈,它都可以向内蔓延,所以叫“亦益内也”。

对于痹证的预后,临床上应该从感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浅深以及病程综合分析。感邪轻的、病位轻浅的,如感受风邪,客于皮肤之间的,则易愈。若感邪较深,邪气滞留而不去,日久病深,传于六腑,侵及内脏,则病难愈。

例:张某,女,60岁,患腰部间断疼痛10余年,平时经休息或行推拿治疗可缓解。近一年来腰痛症状加重,腰冷如坐水中,伴双腿发冷沉重,虽暑天下身亦着厚衣。腰膝酸软无力,手足不温,面色淡白,二便尚调,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辨证为腰痛(肝肾阳虚证);治则:温补肝肾,祛寒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 10g,桑寄生 10g,杜仲 15g,牛膝 15g,干姜10g,细辛 6g,茯苓 15g,肉桂 15g,川芎 10g,防风 10g,党参 20g,附子 10g,当归 15g,芍药 10g,干地黄 15g。日 1 剂,分温二服。服 10 剂,腰膝冷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遵效不更方之旨,继服 20 余剂,诸症消失。按:本病例为痹证日久,损伤肝肾之阳,导致肝肾阳虚,气血不足,出现腰膝冷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之症。遵《黄帝内经》“诸痹不已,亦益内也”之意,为疏独活寄生汤温补肝肾之阳,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