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2015-01-22 17:27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在这里首先提出了痰饮病的治疗原则,言简意赅,对后世临床上痰饮病的治疗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痰饮”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但在《金匮要略》以前,“痰”“饮”二字多分开使用,未见并用者。《内经》中可见“溢饮”“积饮”等病名,并无“痰”字出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肝脉……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而“痰”字则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破……痰癖”。至《金匮要略》时,方首见“痰”“饮”二字并用。张仲景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将痰饮病概括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四饮合为广义痰饮,而狭义痰饮即指四饮中的痰饮。其实在宋代以前,汉晋唐时期,“痰”字与“淡”“澹”相通,如《脉经》《千金翼方》等古籍中“痰饮”均作“淡饮”或“澹饮”。《说文解字》云:“澹,水摇也”,说明水饮变动不居、流动的特点。所以张仲景所论“痰饮”重点在于论“饮”,“痰”在这里主要是为了修饰“饮”,为说明水饮的特点而设。到了宋代以后,杨仁斋在《仁斋直指方》中始将痰、饮区分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后世所论“水湿痰饮”即是源于此。不过我们要明确在《金匮要略》中论及的“痰饮”,无论是广义痰饮还是狭义痰饮,均指的是水饮为患的病证,与后世发展的“水湿痰饮”含义不同。
《素问·经脉别论》高度概括了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变化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人体津液代谢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将饮食物中的水分上输至肺,同时布散至周身;肺主通调水道,通过宣发作用将水分布于上部形体及体表,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通过肃降作用下输水液至肾脏和下部形体;肾主水,通过肾的蒸腾气化,轻者上输至肺,浊者变为尿液下输膀胱,在膀胱的气化
作用下排出体外。《景岳全书·肿胀》对此总结如下:“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另外,三焦为“决渎之官”,为水液通行之道路,亦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
由于气候寒冷潮湿,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寒湿之邪侵袭肺卫,使得肺不能宣布水津,水津停聚,积而成饮;或者饮食不节,嗜食生冷,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停积而为痰饮;或者体虚劳倦,房劳过度,肾阳受损,水液失于蒸化,亦可停而成饮。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津液、肾蒸腾水液、三焦通利水道功能失调,津液输布障碍,水饮停聚于不同部位则生“四饮”。
“温药”的内涵
后世医家对“温药”的理解较为一致,顾名思义是指温性、热性药物。“痰饮”是由于肺、脾、肾、三焦调节津液代谢的功能失调所致,而“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脏腑的生理功能由阳气所主,肺、脾、肾的阳气亏虚为“痰饮”形成之本。“温药”正可温振三脏之阳气,恢复其生理功能,扶正以治本。用药时需根据本虚之脏不同而分别选用温肺、温脾、温肾之药。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曰:“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性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化,又易损伤阳气,所以当用温性药物来治疗痰饮病,正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温性药物又有苦温、甘温、辛温之别。苦温药物,能够燥湿,温运水湿,使得水饮“得温则行”;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温补饮邪所伤之阳,温阳化饮;辛温药物,能行、能散,能够发越阳气,达到发汗、利小便的目的。
对“和之”的理解如下:一是温补兼行消之意。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云:“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补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可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痰饮”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阳气亏虚,标实为水饮之邪壅盛。因此治疗时当标本兼顾,温补阳气以治本,温化饮邪以治标,故不可专用温补之剂,需配伍行消开导之品,方能在扶助正气杜绝生饮之源的同时又能祛除停聚的水饮之邪。所以才说“和之”,而不是“温补之”。温补,有温肺、温脾、温肾之别。至于“行消开导”:行者,行其气也,气行则湿化;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发越阳气,发汗散水;导者,导其水也,引导水饮从二便而出。二是用药温和之意。《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广雅》亦云:“和,谐也”。这里可以理解为温和、平和、缓和、调和之意。其一,处方用药尽量温和,不可温补、温化太过。温补太过,有碍于饮邪排出,犯实实之诫,有“闭门留寇”之弊;温化水饮药物多燥,若过用苦辛燥烈之品又易耗伤津液。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肾气丸等用药较为平和。其二,有时水饮较为壅盛难排,需要运用攻逐之剂,而攻逐之品往往药性峻猛,此时为免胃气受伤,可配伍缓和药性之药,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甘遂半夏汤中的白蜜均为此意。三是因势利导,就近祛邪之意。“和之”是指与机体自然抗邪趋势相合,因势利导,就近祛邪外出。如“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水饮流于肌表,治疗应当顺应汗液从表而出之势用发汗的方法。又如甘遂半夏汤“其人欲自利”,自当运用攻逐之法“通因通用”,顺应下利之势使得“留饮”从二便而出。
“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本虚责之肺、脾、肾三脏之阳气亏虚,标实责之水饮之邪内停,气化不行。治疗上应运用温热药物,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选用温肺、温脾、温肾的方药温补阳气以治本;同时选择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的方药温化饮邪以治标,标本兼顾。选用温热药物时要注意尽量选取药性温和之品,不可温补、温化太过。因为温补太过,有碍于饮邪排出,温燥太过,又易损耗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