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66
2022-06-26 14:25 来源部门: 黄政德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3 作者: 庞瑞涵
患者姓名 | 性别 | 女 | 初/复诊 | 复诊 | 出生日期 | 55岁 | ||
医案名称 | 胸痛 | |||||||
初诊日期 | 2019-9-16 | 医院病历号 | ||||||
主症 | 胸部隐胀 | |||||||
现病史 | 患者诉服药症状基本缓解,停药数月后症状复发,现症见:胸部隐痛,情绪紧张,头晕 | |||||||
刻下症 | 纳寐可,二便调,舌淡胖,淡红,苔薄白,脉弦 | |||||||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 | 暂无 | |||||||
病名 | 胸痹 | 证型 | 心脉痹阻证 | |||||
治则治法 | 活血祛瘀,滋阴除痹 | 治疗方剂 | 血府逐瘀汤加减 | |||||
药物组成 | 丹参15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红花10g厚朴15g 黄芪15g×14付 | |||||||
其他治疗措施 | 暂无 | |||||||
案语 | 胸痛属胸痹范畴,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则,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之名,始于《黄帝内经》。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津液不布,遂聚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 本方取血府逐瘀汤加减,丹参、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川芎助丹参、红花活血祛瘀;生地甘寒,清热凉血,滋阴养血;合当归养血,使祛瘀不伤正;厚朴以苦味为重,苦降下气;加以黄芪补益脾气,一补一降使得补而不滞。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 | |||||||
关键词 | 胸痹;血府逐瘀汤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