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加减)

2021-09-25 11:37 来源部门: 胡国恒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 作者: 胡国恒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刘某某 男  40

主诉:睡眠障碍1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1月余前突发睡眠障碍,时有通宵不眠,心悸怔忡,胸中烦闷,手足心热,觉记忆力减退,乏力,口干无口苦,精神差,大便干结,小便可,纳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既往史:

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24/74mmHg,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心阴虚

西医诊断:失眠

   法: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方:酸 枣 仁15    柏子仁15   蜜远志10    夜交藤15

             当   15     15   15     15

            五 味 10   10   15    青龙齿30

            煅珍珠母40     15   合欢皮15     15

              15     10   15     15

              15

14付,日一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诉药后睡眠好转,入睡尚可,寐后不易惊醒,醒后可复睡,每晚可睡6-7小时,白昼精神状态尚可,无口干苦,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继以原方加葛根30*14

言: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此方中方中使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能养血,入肾能滋阴,故能滋阴养血,壮水以制虚火。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并能安神益智五味子之酸以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青龙齿、煅珍珠母镇心安神,以治其标。知母清虚热,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留于上部心经,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