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菊乔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

2017-05-15 23:52

贺菊乔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

贺菊乔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男科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男性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学术经验。男性不育症是指夫妻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超过1年,由于男方因素致使女方未能受孕。有关资料统计,欧美国家有15%、我国有10%左右的育龄夫妇不能生育,而男性不育约占30%-50%。目前西医治疗男性不育症,除了对具有肯定病因的可进行特异性治疗外,主要还是依靠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此技术存在成功率低、费用昂贵等问题。而中医药治疗精液精子异常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贺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其遣方用药的经验与规律,以资后学。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病•外科杂病科贺菊乔教授处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229例,共计1553诊次。其中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约为32.5±5.4岁。

1.2纳入标准

(1)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男性不育诊断标准》;(2)以中药汤剂为主要干预措施;(3)中医辨证、治法、方药组成明确;(4)通过随访、复诊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证实疗效确切者。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查明具有某些肯定病因者,如医源性因素、全身性疾病、先天性异常、前列腺炎及附属性腺感染、内分泌因素等;(3)完全由于性功能障碍造成的男性不育;(4)脱落病例。

1.4数据的预处理

将收集到的1553张处方资料准确录入数据信息。所有中药名、中药性味功效及归经均参照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如“仙灵脾”统一为“淫羊藿”,“怀山”统一为“山药”旱莲统一为墨旱莲”,“枣皮”统一为“山茱萸”。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各药物的使用频率

1.5数据关联分析

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以GRI为模型对贺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进行关联分析,同时计算支持度及置信度,以支持度的高低对2味药物的关联结果进行排序获取临床最为常用的药对组合,并输出所有药物之间的网络关系图。

2.结果

2.1药物使用频率分析

    1553张处方共使用了35味中药,18458频次,使用频率排名前10药物的具体数据详见表1。

1:使用频率排名前10名的药物

序号

药物

频次

频率

性味

归经

功效

1

黄芪

1508

97.10%

甘,微温

脾、肺经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2

黄精

1460

94.01%

甘,平

肝、肾经

补益肝肾,滋阴益精

3

菟丝子

1419

91.37%

、甘,平

肾、肝、脾经

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4

女贞子

1376

88.60%

甘、,凉

肝、肾经

补益肝肾,滋阴生精

5

金樱子

1355

87.25%

酸、涩,平

肾、膀胱、大肠经

补肾固精,收涩秘气

6

枸杞

1331

85.71%

甘,平

脾、肺、肾经

补气养阴,健脾益肾

7

车前子

1287

82.87%

甘,微寒

肝、肾、肺、小肠经

泌别清浊,利水渗湿

8

熟地黄

1109

71.41%

甘,微温

肝、肾经

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9

巴戟天

1099

70.77%

辛、甘,微温

肾、肝经

补肾生精,助阳益气

10

墨旱莲

964

62.07%

甘、酸,寒

肝、肾经

补益肝肾,滋阴生精

2.2药物功效分类的统计

35味中药按其功效大致可分为以下9种:①补气类,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大枣;②补血类,熟地黄、制首乌;③补阳类,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④补阴类,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⑤利水渗湿类,茯苓、车前子、金钱草;⑥活血化瘀类,当归、三七、乳香、王不留行;⑦收涩类,山茱萸、金樱子、莲子、五味子;⑧清热类,黄柏、败酱草、半枝莲、生地黄、牡丹皮、凤尾草;⑨其他类,柴胡。各类中药的统计结果详见表2。

2:35味中药功效分类统计

序号

药物分类

种数

频数

频率

均数

1

补气类

6

5324

28.84%

3.43

2

补阴类

4

3195

17.31%

2.06

3

补血类

2

2884

15.62%

1.86

4

补阳类

5

2041

11.06%

1.31

5

收涩类

4

1952

10.58%

1.26

6

利水渗湿类

3

1375

7.45%

0.89

7

清热类

6

1109

6.01%

0.71

8

活血化瘀类

4

444

2.41%

0.29

9

其他类

1

134

0.73%

0.09

 

合计

35

18458

100%

11.90

2.3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由表3可知,两药间均为相须、相使配伍。有气血阴阳双补者,如女贞子配伍菟丝子、黄芪配伍女贞子;亦有收涩补益互佐者,如金樱子配伍黄芪;也有通利补虚联用者,如车前子配伍黄精;还有补中有清、补泻结合者,如黄精配伍黄柏。具体数据详见表3,图1。

3:支持度前10位的2味药物关联结果

序号

药物组

支持度

置信度

1

黄芪→菟丝子

88.57%

100.00%

2

女贞子→菟丝子

88.57%

100.00%

3

车前子→黄精

82.86%

93.10%

4

熟地黄→金樱子

71.43%

96.00%

5

墨旱莲→车前子

68.57%

91.67%

6

制首乌→金樱子

54.29%

100.00%

7

巴戟天→女贞子

54.29%

100.00%

8

黄芪→熟地黄

42.86%

86.67%

9

山茱萸→五味子

42.86%

66.67%

10

黄柏→黄精

37.14%

100.00%

 

1:各味中药关联分析绝对值的网状图

注:图中“T”表示使用该药,“F”表示不使用该药。各色的结点代表了各种不同的中药,任两点的连线越粗表明这两点间的关系越强,反之则关系越弱。

3.讨论

男性不育属于中医“无子”、“无嗣”的范畴,“不育”二字首见于《周易》“女子孕不育”,中医治疗不育症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肾虚精弱。贺教授认为精液精子异常的病因病机绝不是单一一个“肾虚精弱”可以涵盖的,其病位可能是肝肾,也可能是脾胃;病损可能在精津,也可能在气血;治法可能是补益,也可能是清泻。拘于固法无异于圈于囹圄,审证度机,灵活应对方可收效满意。数据挖掘作为一种高级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发现和认识那些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如复方药物的配伍关系、药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其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方面乃至于整个中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运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贺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资料以期挖掘出很有价值的用药经验。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从一个精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精子约需74天,贺教授认为治疗男性不育症需对精子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干预,规律服药三个月左右。精液精子异常的表现复杂有精少、精清、精冷、精薄、精弱、精凝、精热……贺教授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执简驭繁,投以生精、通精和固精三大治法论治。生殖之精的发生发育依赖于气血充养和阴阳和合,治不离肝肾、脾胃;生殖之精的输送排出依靠于精窍精道的畅通无阻,治不离血瘀、湿浊。在生精的同时,辅之以收涩固精之药有助于促进生殖之精的长养成熟;在通精的同时,佐之以清热化湿之品有助于扫除精窍精道的热结瘀阻。“生”、“通”、“固”、“清”诸法相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补泻结合,改填补为平补,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切中病机,药证合拍,收效显著。

本研究纳入的男性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全部阴性、精液pH值正常,精液精子异常体现在精液量少、液化时间延长、不完全液化、精子活力减弱、精子活动率降低、精子密度改变及畸形精子增多这7个方面。数据挖掘的结果显示,贺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以生精为主,固精、通精为辅。生精药物不外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健脾益胃,气血生化有源,药如黄芪、山药、白术、甘草、大枣、党参、黄精。二是培补肝肾,天癸生发有道,药如熟地黄、菟丝子、制首乌、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通精药物亦分成两类:一是活血化瘀,通利精关,药如当归、王不留行、乳香、三七;二是利水渗湿,畅达精道,药如车前子、茯苓、金钱草。固精主要选用收敛固涩药物,如山茱萸、五味子、金樱子、莲子。高频药对亦充分体现了生精、固精、通精三法的交互应用,如生精固精并举的金樱子配伍黄芪,生精通精同用的车前子配伍黄精。总之,贺教授治疗精液精子异常,用药上肝肾同求,阴阳并补;健运脾胃,充益气血,填先天以助后天,培后天以滋先天,从而达到生精养精的目的。另外,贺教授喜用以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的药物,“子”能生子,有“取象比类”之意。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贺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经验进行了初具成效的整理,但其与精液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还尚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发表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