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菊乔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举隅

2017-05-15 23:52

贺菊乔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举隅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婚居2年,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孕育或曾孕育而后2年以上未再孕育者。本病是男性科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男性不育症发病率为15%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不育是很多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中医对于男性不育早有认识从《内经》开始不育症称之为“无子”、“绝嗣”;对不育症的治法方药记载内容十分丰富对现代临床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贺菊乔教授从医36年,系湖南省名中医、中医外科博士生导师特别擅长治疗男性病、前列腺病,在国内享有崇高声誉,尤其是在男性不育症诊治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略举几例,以窥一斑。

一.精液不液化

谭某,男,31岁。2008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婚后3年不育。患者诉结婚3年,夫妻感情好,同居未采用避孕措施而不育,女方检查正常。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0-3/HP,卵磷脂小体++,精液常规:液化时间>60分钟,精液不完全液化,活动率48%,活动力a级21.7%,b级27.15%。曾在多家医院求治,效果欠佳,遂来我院就诊。就诊时症见:腰酸痛,尿频,尿黄,偶感小便灼热;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精液不液化。中医诊断:精凝(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自拟化精汤,药物组成:败酱草15g,益母草15g,黄柏12g,红藤15g,蒲公英15g,丹参15g,丹皮12g,王不留行15g,旱莲草15g,蒲公英15g,甘草6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服上药14剂后,患者诉仍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黄,脉弦。湿热之象已明显减轻,原方化裁加减,方药:益母草15g,红藤15g,蒲公英15g,丹参15g,赤芍15g,黄柏12g,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鹿角胶12g,菟丝子15g,黄精15g,甘草6g。上药共服30余剂后,精液常规检查:液化时间<30分钟,活动率62%,活动力a级27.35%,b级31.7%。其病告愈。三个月后告知其妻已怀孕。

 按:精液粘稠不液化或液化迟缓影响精子活动和受孕能力,减缓或抑制精子通过宫颈,妨碍受精,引起不孕。贺菊乔教授认为,精液不液化属中医“精稠”、“精浊”、“精厚”等范畴。本病患者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蕴湿生热,湿热之邪蕴结精室,精热而厚,故精液粘稠如胶;湿热蕴结影响气机运行而导致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为主。方中败酱草、益母草、黄柏、红藤、蒲公英清热化湿解毒;丹参、丹皮、王不留行活血行气;旱莲草滋补肝肾,又能防诸药苦寒伤胃。二诊时湿热已基本消除,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等滋补肝肾之品。

二.弱精子症

郭某,男,32岁。初诊:2009年3月11日。主诉婚后3年不育。其妻检查正常,患者外生殖器外观无异常,双侧睾丸附睾正常,前列腺液检查正常,精液常规PH7.5,液化<30分钟,活动率48.3%,活动力a级19.75%,b级25.47%,c级40.2%。现症见:时觉腰部酸痛,神疲乏力,夜寐欠安,性功能低下,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尚可。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西医诊断:弱精子症。证脉合参,辨证为肾精亏虚,精气衰弱。治宜益肾填精,生精种子。自拟生精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15g,枣皮1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鹿胶10g,黄芪15g,仙灵脾12g,仙茅10g,金樱子15g,淮山20g,当归1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服上药21剂后,患者腰背酸痛明显减轻,性功能增强,稍感神疲乏力,夜寐尚可,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弦细。仍宗上方加减,加强益气之功。方药:熟地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鹿胶10g,黄芪20g,党参15g,枣皮10g,金樱子15g,淮山20g,当归12g。服上药30余剂后。患者诸证消除,复查精液常规示:活动率70.4%,活动力:a级25.27%,b级28.16%。后告其妻已成功受孕。

按:肾为先天之本,主发育与生殖。肾脏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人体的生长、发育,亦直接影响性功能和生殖功能。患者因禀赋不足,或房事太过,饮食劳倦等因素,致肾精耗伤,肾气败伤,则生精功能不足,故精少而无子。治当益肾填精。生精汤是贺教授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熟地、菟丝子、枸杞、女贞子、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仙灵脾、仙茅、鹿胶补肾固精;黄芪、淮山、当归健脾益气生血,以助后天生化之源而益肾精,补先天之精不足。本方益肾填精,补而不温,滋而不腻,可用于多数不育症患者。

三.少精子症

李某,男,33岁。2009年6月21日初诊,婚后4年未育,夫妻同居,房事和谐,女方妇科检查正常。曾多次精液常规检查示,精子检测不正常。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应用中、西医治疗而无效。遂慕名求治于贺教授。就诊时症见:头晕目眩,四肢倦怠,少气懒言;精液常规:精液量﹤1.2ml,精子计数0.29亿/ml,精子活动率41.31%a级8.62%,b级14.27%;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西医诊断:少精子症。辨证:气血亏虚,精气虚弱。治宜健脾益气,养血生精。方用益气生精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苡米20g,淮山20g,茯苓10g,当归15g,熟地15g,枣皮10g,白芍10g。服药60余剂后,诸症消失,精液二次检测均正常。并于2010年7月其妻顺产一子。

按:肾乃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生命之根源,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若劳累过度,或久病之后,损伤脾胃之气,则气血生化无权。气血生化无权则精血生化不足而致不育。益气生精汤以大量健脾益气之药而治之,体现了培后天以养先天,使水有其源,木有其根,体现了“气化则精生”之理,故能育子。

发表于《湖南中医杂志》2010;5:91-92